大家好,我是Mark,一個在華爾街和矽谷穿梭十多年的軟體工程老手。上個月剛通過DRW的SDE面試,過程像在走鋼索——心跳加速卻充滿刺激。今天不藏私,把血淚換來的實戰心法攤開來聊。這條路不好走,但掌握關鍵,你也能從容過關。
DRW的面試風格,一句話總結:快狠準。他們不考死記硬背,專打實戰反應。首輪技術關就碰上高頻題「分散式系統的容錯設計」。面試官丟出情境:全球交易平台每秒百萬請求,如何確保節點故障時數據零丟失?我當場畫架構圖,從Quorum機制談到Paxos演算法,重點在解釋取捨——強一致性犧牲速度,最終一致性風險延遲。面試官點頭時,我知道這題過了,但冷汗早濕透襯衫。
算法題更是經典戰場。考過最刁鑽的是變形版「股票交易問題」:給定股價序列和交易手續費,求最大獲利次數限制下的最優解。暴力法O(n²)直接出局,得用狀態機DP。定義三個狀態:持有、空倉、冷卻期,轉移方程得考慮手續費的吞噬效應。面試官突然追加:「如果手續費是階梯式呢?」我立刻切換到貪心策略,用局部峰值偵測降低時間複雜度。關鍵在展示思維彈性——就像解魔術方塊,轉不動時換個面重來。
備戰不是蠻力刷題,是精準打擊。我拆成三階段:前兩週夯實基礎,重刷《算法導論》的圖論和動態規劃章節,搭配LeetCode精選75題。每天早上一道Hard題,逼自己在白板手寫代碼,計時器設25分鐘——模擬面試高壓。後兩週轉實戰,找業內朋友模擬DRW風格追問。有次被問到「如何優化記憶體中的B+樹索引」,我從CPU緩存行對齊聊到預取策略,對方冷笑:「這在SSD時代還適用嗎?」當頭一棒,回去立刻補讀新型儲存硬體論文。
心態才是隱形考題。記得終面時,CTO突然問:「如果演算法輸出自相矛盾,你敢推翻產品經理嗎?」我舉親身案例:曾因堅持重構冗餘代碼,延遲上線兩週,卻避開千萬級資安漏洞。重點不在技術正確,在展現決策韌性——DRW要的是能在暴風雨中掌舵的人。面試完癱在咖啡廳,才發現手指掐出紅印。
這條路沒有捷徑,但有地圖。當你盯著螢幕debug到凌晨三點時,記住:每個崩潰的segmentation fault,都在為通關鋪路。準備好了?現在就動手寫下第一行代碼吧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