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得當年考DSE數學卷,最頭痛嘅就係生活應用題。明明計數好掂,一遇到「超市折扣」「貸款利率」呢類題目,腦海即刻空白一片。我試過模擬考得低分,返屋企喊到眼腫,後來靠補習老師點醒:生活題唔係考你公式背幾熟,而係考你點樣將數學融入現實。今日同大家分享我嘅血淚攻略,幫你避開伏位,直取高分。
生活應用題最大陷阱係題目扮簡單,實則暗藏玄機。好似常見嘅「比例分配」題型,考你分錢、分資源,題目會刻意漏單位或混淆條件。試過有條題目講三人合資開店,利潤按投資比例分,表面好易,但佢哋嘅投資時間唔同,有人早入有人遲入,忽略咗時間權重就中伏。解法核心係先畫關係圖:將人、錢、時間列成表格,單位統一轉成相同基準(例如全部換算成年),再套比例公式。記住,題目冇講嘅假設唔好亂加,例如當利率固定,除非題目寫明。
另一個必考嘅「利率計算」題型,好多人死喺複利同單利搞亂。銀行廣告成日用「年利率5%」吸引你,但實際可能每月複利計息,條數差好遠。我嘅高分秘訣係「三步拆解」:第一步,圈出關鍵詞如「複利」「還款期」;第二步,將文字轉算式,例如貸款本金P、利率r、期數n,直接寫 P(1+r/n)^(nt);第三步,單位驗證,睇吓年、月、日有冇換算錯。試過有題目俾日利率叫你計年息,一唔小心就乘錯365日,呢啲位錯咗成題冇分,好陰濕。
幾何應用題都係熱門,尤其係空間同面積計算。考過一條經典題:屋企裝修要鋪瓷磚,房間唔規則形狀,俾咗牆角角度同長度。好多同學急住用面積公式,但忽略咗瓷磚損耗率同切割位。解法要活用「分割法」,將複雜圖形拆成三角形、矩形,逐個計再加總。更重要係考慮現實限制,例如題目講「每塊瓷磚30cm×30cm」,鋪到邊界時要計埋切割後剩餘部分,否則答案會偏離實際。我當年實戰靠呢招,喺時間緊迫下快狠準攞滿分。
點樣喺考試提速?訓練時用「情境模擬法」。每日搵一個生活場景,例如超市買餸計折扣、交通時間預估,用手機計數機即場計,逼自己一分鐘內解題。考試當日,帶定兩個計數機防當機,見到長題目先掃尾句問題,再回頭睇條件,避免被冗長描述帶偏。記住,出卷人最鍾意喺選項放近似錯誤答案,例如利率題嘅「單利結果」扮「複利結果」,你計完要反向代入驗證。數學唔係死記,而係用邏輯拆解生活,呢種思維考完DSE都用得著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