/
登录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发帖
首页 北美洲华人 加拿大华人 Google实习推荐一亩三分地内推攻略指南

Google实习推荐一亩三分地内推攻略指南

2025-8-3 19:06:43 评论(1)

作為一個曾經在Google實習過的過來人,每次看到「一畝三分地」上有人分享內推經驗,總會勾起那些熬夜寫履歷、緊張面試的回憶。Google實習不只是個光鮮亮麗的機會,背後是無數次失敗和學習,尤其對我們華人來說,文化差異和競爭壓力,常讓人喘不過氣。如果你正盯著螢幕,想著怎麼擠進那扇門,別急,這篇不是什麼官方指南,而是我親身走過的路,從零開始教你怎麼靠「一畝三分地」玩轉內推。


內推,說白了就是內部員工推薦,這招在Google實習申請中簡直是作弊碼。為什麼?因為HR每天收到上千份申請,你的履歷可能淹沒在茫茫大海裡。但如果有個內部員工幫你背書,直接跳過初篩,面試機會瞬間翻倍。我記得第一次申請時,自己傻傻投了官網,結果石沉大海。後來在「一畝三分地」論壇潛水,才發現內推的威力。論壇上滿是Google現職員工的帖子,他們主動發內推邀請,就像丟出救命繩索。


怎麼在「一畝三分地」找內推?別只刷熱門帖,論壇的搜索功能是寶藏。輸入關鍵字如「Google intern referral」或「內推2024」,篩選最新發文。重點看那些員工的自我介紹:他們通常會寫部門、職位,甚至偏好的申請者背景。舉個例子,去年我鎖定一個軟體工程師的帖子,他強調要找有開源項目經驗的人。我立刻私訊,附上我的GitHub連結和簡短自介,結果三天內就收到回覆。切記,別群發訊息,每個聯絡都要客製化——提一下你看過他們的分享,或共同興趣,這招讓對方覺得你用心,不是來亂槍打鳥。


準備內推材料時,履歷是門面,但很多人搞砸了。Google看重的不只是技術硬實力,還有解決問題的思維。我的建議:用STAR法則(情境、任務、行動、結果)包裝每個項目經驗。比如寫個實習經歷,別光說「開發了APP」,改成「在團隊資源短缺下,主導開發了用戶增長APP,上線後DAU提升30%」。這在論壇的履歷點評區常被討論,那裡高手雲集,免費幫你挑刺。面試環節更考驗心理,Google愛問行為題,像「描述一次你失敗的經歷」。練習時,我錄下自己回答,反覆聽哪裡卡頓,再對照論壇的面經分享調整。記住,內推只是入場券,真功夫還在後頭。


最後,心態決定一切。求職路上,被拒是常態,我在「一畝三分地」看過太多人分享血淚史,包括我自己。申請Google實習時,我收過五次拒信,每次都在論壇發文求助,網友的回饋幫我找出盲點——原來是技術面試時太緊張,表達不清。慢慢來,別把內推當唯一解藥。論壇的精華區有歷年成功案例,多讀那些故事,你會發現共通點:堅持和準備。現在輪到你了,動手去論壇挖寶吧,說不定下個分享成功經驗的就是你。



  • 內推成功率真的比較高嗎?我投了三次都沒消息,論壇上的員工會不會只是做做樣子?
  • 求問履歷怎麼寫才能突出華人優勢?感覺美國公司對國際生有偏見。
  • 如果沒有相關實習經驗,光靠學校專案有機會嗎?看論壇好多人都有大廠背景。
  • 面試時被問到薪資期望該怎麼回?論壇有人說要避開這題,但HR硬是追問。
  • 感謝分享!剛照你的方法聯絡到一個內推人,等回覆中,希望有好消息。
    2025-8-3 20:04:17
  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    楼主
    臭豆腐梦魇

    关注0

    粉丝0

    帖子780

    最新动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