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天氣轉涼,手指乾到起皮,連打字都覺得刺刺的。身為一個整天敲鍵盤的文字工作者,護手霜簡直是救命稻草。記得去年冬天,我飛去北海道出差,零下十幾度的寒風吹得手背裂開小口子,那痛感至今難忘。從那時起,我開始瘋狂試用各種護手霜,從藥妝店開架到專櫃精品,累積了不少血淚經驗。
說到超保濕,關鍵在成分。甘油和乳木果油是基本款,但真正強效的還得看玻尿酸或角鯊烷這類鎖水分子。有些品牌標榜天然,卻混了香料酒精,反而讓皮膚更乾。挑選時,別只看包裝美不美,重點是質地是否吸收快、不黏膩。我偏好無香或淡香型,免得影響工作時的專注力。
試過幾十款後,我整理出個人排行榜,這些都是反覆回購的愛用品。歐舒丹的乳木果油系列,質地厚實得像奶油,睡前厚敷一層,隔天手嫩到像嬰兒肌。它家堅持南法農場直送,用起來有種踏實感。茱莉蔻的玫瑰護手霜,走天然路線,澳洲植萃成分溫和到敏感肌也安心,缺點是價格偏高,但每次抹上那淡淡花香,壓力瞬間釋放。科顏氏的極效潤澤霜,簡直是沙漠手的救星,含高濃度甘油,急救乾裂超有效,只是質地稍油,適合晚上用。
還有幾個小眾寶藏品牌。Aesop的尊尚芳香護手霜,木質調香氣沉穩優雅,辦公室用不搶戲,保濕力中等但持久。Neutrogena的挪威配方,開架中的王者,無香料成分單純,CP值爆表,旅行必帶。最後是Crabtree Evelyn的園藝大師系列,靈感來自英國莊園,滋潤度中等但修復力強,適合常做家務的手。
護手霜不是抹越多越好。我習慣洗手後立刻補擦,尤其指緣和關節處要按摩到吸收。搭配每週一次手膜保養,效果更持久。這些年下來,手部狀態穩定了,連編輯都誇我寫稿時打字聲特別清脆。你們呢?有沒有私藏的品牌或獨門秘訣?歡迎分享,一起對抗乾燥!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