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夜整理簽證文件時,看到抽屜裡那張邊角磨損的AP回美證,突然想起三年前頂著颱風飛洛杉磯的狼狽。當時我的I-140剛提交兩個月,祖母病危通知像刀片劃破晨間咖啡的香氣。握著手機在移民局官網反覆刷新頁面,指關節捏得發白的記憶至今鮮活。今天就把這些年幫朋友處理過的離境血淚史,揉碎了說給你們聽。
很多人以為遞交I-140後就被釘死在美國領土上,其實魔鬼藏在「身份轉換」的細節裡。上個月幫西雅圖的張工程師搶救case時,他以為持有效H1B就能自由出入境,卻在返美時被請進小黑屋——原來公司律師漏報了I-140批准後觸發的移民傾向條款。海關當場註銷了他的H1B,最後靠著緊急預約的領事館面談才驚險過關。記住:當你提交I-485調整身份那刻起,所有非移民簽證都變成踩鋼絲的行為。
那張淺藍色的Advance Parole文件(回美證)才是真正的護身符。去年陳醫師的教訓像警鐘:她以為I-140批准就萬事大吉,回台灣奔喪時沒辦AP,結果I-485直接被認定放棄。移民官在她缺席的聽證會上敲槌的聲響,至今是她午夜驚醒的噩夢源頭。申請AP最好與I-485同步提交,最近處理時間已拉長到8個月,我書房牆上就貼著移民局德州處理中心的最新時程表,每月用紅筆更新。
離境時機更要精算。看過太多人栽在「簽證有效期」的迷思裡,殊不知關鍵是「身份有效性」。當你在I-140審批期間出境,移民局若要求補件(RFE),郵件抵達空蕩蕩的美國住址那刻,30天倒計時就開始死亡讀秒。建議離境前讓律師登錄USCIS系統設置電子通知,去年曼哈頓的王設計師就是在東京收到手機警報,立刻傳真補件資料救回申請。
最危險的陷阱藏在「自動驗證通關」的便利裡。用Global Entry快速入境時,海關不會在你護照上蓋章。後來申請綠卡要證明離境時間,才發現系統根本沒記錄那次返美。現在我教客戶離境前都拍下機場航班顯示屏,返美後直奔海關辦公室補蓋章——這招幫舊金山的李會計師在移民法庭上扳回一城。
如果此刻你正捏著機票糾結,我的血淚建議是:非生死大事別冒險。但真要走,務必檢查三樣東西:AP有效期是否覆蓋行程+5天緩衝期;隨身帶著I-140收據號碼的燙金信封;手機存好24小時應急律師號碼。去年颶風季被困馬尼拉的林老師,就是靠著即時連線移民律師,用星巴克WiFi上傳補充文件,在登機口前十分鐘收到USCIS確認郵件。
總有人問「批准後的I-140會不會失效」,這問題像在問結婚證書能不能防出軌。法律上它永久有效,但現實中雇主撤銷或公司倒閉都會殺死你的綠卡夢。見過最痛心的案例是工程師回國照顧癌母半年,返美時發現公司被收購,新東家拒絕繼承舊I-140。所以離境前務必拿到雇主簽字的永久勞工證明複本,這張紙曾在底特律機場救過我的學生。
最後分享個冷知識:在第三國轉機也算離境。杜拜機場免簽區喝杯咖啡的功夫,可能觸發「中斷連續居住」條款。我總在行李箱夾層放著塑封的移民法條清單,過境時默誦INA 245條款像唸經——這份偏執曾讓我在法蘭克福機場攔住差點出關的客戶,當時他的AP還有兩小時失效。
綠卡之路是場馬拉松,而離境就像彎道加速。掌握不好慣性會摔出賽道,但完全停步又可能錯過終點線。當你在異國酒店翻看家人照片時,但願這些用簽證章烙成的經驗,能化作你行李箱底那枚不起眼卻關鍵的緩衝墊。
急哭!AP申請滿6個月還沒消息,機票是下週的,直接walk-in當地辦公室有用嗎?
請問H1B+已批I-140出境,除了有效簽證還要帶什麼?律師說要I-129複本但公司不給
看到脊背發涼所以I-140批准後離境等排期,期間換工作真的會作廢嗎?
在加拿大轉機停留兩天需要AP嗎?官網說直飛過境不用但沒寫轉機
求問回國期間被RFE怎麼辦?補件材料能請美國朋友代交嗎?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