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夜翻著IB帳戶的資金流水,突然想起上個月幫公司處理一筆IB隔夜融資,省下的利息夠買十幾杯精品手沖。這些年摸透券商融資規則,就像掌握一組隱藏代碼——今天把這把鑰匙交給你。
IB的借款利息不是鐵板一塊,它像活水隨市場浮動。核心是「基準利率+浮動加成」,但魔鬼藏在細節裡。基準利率分兩種:美元用聯邦基金利率(目前5.33%),其他貨幣多數用當地銀行同業拆借利率。重點來了:浮動加成才是決勝點,從0.75%到1.5%不等,這區間正是我們能動手腳的戰場。
舉個血淋淋的對比:去年三月我幫兩家企業操作借款,同樣借100萬美元。A公司帳戶淨值30萬,拿了1.25%加成;B公司帳戶淨值85萬,加成壓到0.8%。算下來B公司每天省42美元利息,三個月專案週期就省出一台MacBook Pro。
要撕開低利率缺口,這四把刀必須磨利:
凌晨三點盯盤時靈光一閃:把IB借款當成高頻交易工具才是終極心法。去年Q4抓住英鎊閃崩機會,用抵押美元借英鎊抄底,七天操作獲利覆蓋全年利息支出還有盈餘。真正玩轉融資的人,利息支出欄位永遠是鮮綠色的負數。
抵押品折扣率在哪查?我的特斯拉股票居然只能抵六成,感覺被坑了
急問!週三借新台幣到底算幾天利息?明天要軋兩千萬缺口在猶豫
分階段借款那招太神,昨天試著拆三筆借日圓,真的省了兩萬多円手數料
有人比較過IB和本土券商融資利率嗎?美元借款差到1.5%但匯損吃掉划算嗎?
跪求細節:用歐債抵押借美元怎麼做匯率避險?遠期合約點差會吃掉利潤嗎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