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有個朋友問我,關於L1B簽證離開美國一年後要怎麼處理,才能順利回來工作。這讓我想起幾年前自己的經歷,當時因為家庭因素必須回台灣待上整年,心裡那根弦一直繃著,深怕簽證出問題,一切努力泡湯。那種焦慮,只有親身走過的人才懂。
L1B簽證本質上是跨國公司調派員工的臨時工作許可,不是綠卡。它的核心在於你和美國公司的「持續關係」。移民局看的是你是否還被需要、職位是否保留、薪資是否照付。離開太久,官員會懷疑你實質上已經斷了連結,簽證自然失效。我當時諮詢了三位移民律師,他們都強調:關鍵不是時間長短,而是你能證明這段期間的「真實意圖」。
保持簽證有效,第一步是搞定公司內部。和老闆、HR深談,確保他們理解你的情況。書面協議不能少——寫明職位保留、遠程工作安排(哪怕只是象徵性任務)、薪水繼續支付。我當時每週花兩小時處理美國團隊的郵件,公司還出具正式信函,說明我屬於「必要外派」。別小看這些細節,入境時海關可能隨機抽查,有文件就能堵住質疑。
另一頭痛點是出入境記錄。離美超過半年,重新入境可能被請進小房間問話。我建議提前三個月準備:更新I-94表格、確認護照有效期、收集薪資單、公司證明信,甚至通訊記錄(像是Slack對話或會議邀請)。律師教我一個訣竅:入境時主動遞文件,簡潔說明「我離開是為了家庭需求,但工作從未中斷」。語氣要堅定但謙和,別讓官員覺得你在挑戰權威。
風險藏在細節裡。例如,公司若在你離開期間裁員或重組,簽證可能自動失效。我聽過一個案例:當事人回國照顧病父,結果公司被收購,新東家不認舊帳,他返美時直接被拒。所以定期和美國同事保持聯繫很重要——每月一通視訊會議,或幾封業務郵件,都能佐證你的存在感。
最後的心得是:別孤軍奮戰。找專業移民律師諮詢,費用雖高但值得。他們能幫你評估個案,比如稅務申報是否連續、是否有「放棄居住意圖」的紅旗。我當時花了兩千美金,換來安心。一年後返美,海關只問了五分鐘就放行,那份解脫感至今難忘。移民路上,準備永遠不嫌多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