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夜刷着LinkedIn,突然看到Meta的永久职位招聘啟事,心跳漏了一拍。去年此時,我也在矽谷一畝三分地上焦慮地投遞簡歷,如今工牌已掛在胸前。這條路佈滿隱形陷阱,從履歷關卡到薪資談判的暗流,稍有不慎就錯失良機。
履歷千萬別套用模板!Meta的ATS系統像挑剔的美食家。我曾把「優化後端系統」改成「重構Python服務架構,降低AWS費用23%」,量化成果才是通行證。技術面試時面試官突然切換粵語提問分散注意力,實則考察多線程處理能力——這類壓力測試在終面很常見。
談薪資那週我徹夜失眠。獵頭說「這是頂格offer」時,我翻出Levels.fyi上同組工程師的股權數據,平靜反問:「貴司RSU遞延分配比例似乎高於行業標準?」當場爭取到額外簽約金。切記股票歸屬週期比數字更重要,四年總包可能因前兩年低歸屬縮水30%。
收到口頭offer才是戰場開端。我故意延後回覆郵件48小時,期間聯繫競爭公司製造善意競價。當HR致電催促時,嘆氣說「某雲端大廠給的職級是L5」,對方沉默五秒後調整了職等。永遠讓對方先亮底牌,薪資談判本質是心理博弈。
入職三個月後聚餐,主管醉醺醺拍我肩膀:「當初面試筆記寫著『擅長談判的硬骨頭』。」眾人哄笑中我捏緊酒杯,想起那些被拒信淹沒的深夜。永久職位不是終點,而是帶著鐐銬跳舞的開始——在Meta的叢林裡,你得學會在OKR枷鎖中開闢自己的領地。
求問面試coding輪遇到原題該假裝思考還是直接秒答?
談判時被HR反問「其他offer進度」怎麼回應比較安全?
簽約後發現同組新人base多我10K還有救嗎?
三年經驗面E4被壓職等說缺乏leadership怎麼破?
股票歸屬週期談崩了,該為Meta光環接受次等方案嗎?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