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我是ninghao liu。今天坐在这儿,窗外雨声淅沥,突然想聊聊自己的创业路。这十几年,跌跌撞撞的,从一个小房间里的电脑屏幕前起步,到现在公司估值过亿,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儿。回想起来,那会儿刚毕业,在硅谷一家科技公司当码农,天天加班到凌晨,却总觉得心里空落落的。创业的念头像野草一样疯长——不是因为想赚大钱,而是受不了那种按部就班的日子。
起步阶段最难熬。2015年,我辞职回国,拉了两个大学室友合伙。我们挤在北京一间不到20平米的出租屋里,白天写代码,晚上讨论产品方向。第一个项目是做AI教育工具,瞄准K12市场。结果呢?产品上线三个月,下载量寥寥无几。用户反馈说界面太复杂,孩子用着吃力。那阵子,团队士气低落,资金快见底了。我每晚失眠,翻来覆去地想:是不是该放弃?但心底有个声音在喊,再试一次。我们重新调研,发现家长更关心孩子的注意力问题,于是转型做专注力训练APP。这次,我们花半年时间迭代,简化操作,加入游戏化元素。上线那天,下载量破万,我坐在电脑前哭了——不是激动,是释然。
创业的坑一个接一个。资金短缺时,我跑遍了北京的投资圈,被拒了二十多次。有个VC直接说:“你们团队太年轻,没经验。” 那话像刀子一样扎心。但我不服输,开始自学财务和融资策略。2018年,我们靠天使轮融到500万,关键是用数据说话:展示了用户留存率从15%飙到40%的图表。融资后,团队扩张到30人,问题又来了——管理混乱。有次,两个核心工程师因为意见不合差点离职。我意识到,光有技术不行,得建信任。我们引入周会制度,让大家敞开心扉聊问题,甚至组织周末爬山活动。慢慢地,团队凝聚力上来了。2020年疫情爆发,反而成了转机:线上教育需求暴增,我们的APP日活突破百万。年底,公司被一家巨头收购,我保留了部分股权,继续当CEO。
这些经历教会我,创业不是赌运气,而是磨韧性。成功的关键?第一,别怕失败,每次跌倒都是学习机会——我们的第一次产品失败,反而逼出更好的方案。第二,团队比idea重要:找到志同道合的人,互相补位。第三,用户永远是中心:别闭门造车,多听反馈。现在回头看,那些熬夜的日子、被拒的尴尬,都成了财富。创业路上,最深的体会是:真正的成长,来自一次次直面恐惧。如果你也在创业或想尝试,别犹豫,行动比完美计划更值钱。生活就是这样,跌倒了,爬起来,拍拍灰,继续走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