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深人静时,我常坐在电脑前复盘交易数据,窗外城市的灯火闪烁,思绪飘回十年前初入量化投资的时光。那时,我带着金融工程的学位踏入华尔街,却很快被现实泼了冷水——书本理论在市场波动前不堪一击。量化投资,本质是用数学和算法捕捉市场机会,但实战中考验的是人性与纪律。one river quant 这个名号,源于我对河流哲学的痴迷:市场如河流,看似无序却暗藏规律,量化策略就是我们的导航工具。
策略构建是第一步,也是最磨人的活儿。我偏爱统计套利,比如配对交易——找两个相关性强的资产,当价差偏离历史均值时买入低估者卖出高估者。听起来简单?实战中得考虑交易成本、滑点和市场冲击。有次在黄金与白银套利中,我忽略了流动性枯竭的风险,结果价差持续扩大,差点爆仓。教训刻骨铭心:模型再精美,也得融入市场微观结构分析。
风险管理是量化者的护身符。年轻时,我迷信高杠杆追求暴利,结果一次黑天鹅事件让账户缩水过半。从那以后,我严守凯利公式:单笔风险不超过总资金的2%,并设置动态止损。回测时别偷懒,用滚动窗口法避免过拟合——把数据分成训练集和测试集,模型在陌生环境的表现才真实。
实战中,情绪是隐形杀手。算法执行时,市场突变常让人想手动干预。记得2020年疫情崩盘,我的趋势跟踪模型发出卖出信号,我却因恐惧犹豫了,结果错失最佳退出点。量化不是冷冰冰的代码,它需要你信任系统,同时保持警觉。每年我复盘交易日志,那些冲动决策的代价总提醒我:纪律高于直觉。
技术工具在进化,但核心未变。Python和R是标配,但别依赖现成库——亲手写回测框架,能洞察策略弱点。现在AI兴起,我用机器学习优化因子选择,但记住:数据质量决定上限。Garbage in, garbage out,清洁历史数据比追求复杂模型更重要。
量化投资这条路,孤独又迷人。它教会我谦卑——市场永远比模型聪明。分享这些,是希望后来者少走弯路。记住,河流不会因你而改道,但学会顺应它,你就能在湍急中航行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