午後在咖啡館趕稿,筆尖劃過紙張的沙沙聲突然停了下來。盯著手中這支磨出金屬原色的Pilot TC 594,才驚覺它已陪我寫完兩本企劃案、三本旅行手札,甚至還有半部小說的草稿。這支看似樸素的筆,藏著太多文具控才懂的秘密。
很多人第一次用可擦筆,總帶著點懷疑——擦得乾淨嗎?會不會一遇熱字跡就消失?TC 594的Frixion系列墨水確實靠溫度變化運作,但日常使用根本不必戰戰兢兢。我曾把筆記本忘在車後座曝曬三小時,紙頁摸起來燙手,字跡淡了些卻依然清晰。真正要它徹底消失,得持續攝氏60度以上高溫,誰會把筆記本放進烤箱?倒是冬天在暖氣口寫字要當心,不過指尖一抹就能恢復原狀,像玩一場溫度的魔術。
選購時盯著架上五花八門的型號,關鍵得看筆桿尾端的小字。TC代表可擦筆芯系統,594則是筆桿型號。最容易被忽略的是筆芯粗細標示,同樣是0.5mm,日規JIS標準實際寫出來比歐規細,像0.4mm的俐落感。我偏愛日規的EF尖,在財務報表邊註記小字也不糊墨。若你愛在便利貼上塗鴉,0.7mm的軟彈觸感更適合放飛線條。
這支筆最迷人的地方在「隱藏技能」。出差時鋼筆漏墨染黑公事包內襯,從此改帶TC 594。它的替芯能完美裝進多款Pilot金屬筆桿,我常把FRF-8S芯塞進十年前的Capless舊殼裡,同事還以為是新買的限量款。更別提用橡皮擦頭修改表格時,比立可白優雅十倍。有回在客戶面前修改合約條款,對方盯著我擦掉數字的動作驚呼:「這是什麼黑科技?」
替芯壽命是暗坑。標示能寫四百公尺的芯,若總在粗糙便條紙上摩擦,耗損速度加倍。我的延壽秘方是搭配中性紙,像日本MD Notebook的綿密纖維,筆尖滑過去幾乎不費力。長期停用時記得筆尖朝下存放,避免墨水沉積導致斷墨——這支筆陪我度過三個雨季,從未鬧過脾氣。
最後說點矯情的。有回在京都寺廟寫御朱印帳,突然落雨沾濕紙頁,墨跡竟暈成淺灰雲霧。正懊惱時,住持笑著遞來橡皮擦:「お客様,Frixionでしょう?」 輕輕擦除水漬的瞬間,我和白鬍子老先生相視而笑。工具之所以珍貴,或許就藏在這種跨越語言的默契裡。
被燒到了!但想知道0.5mm寫在國譽活頁紙上會不會透到背面?
熱可擦特性適合畫草稿嗎?怕手溫讓線條消失⋯
替芯能裝進Hi-Tec-C Coleto的多功能筆桿嗎?想自組五色筆
墨水遇水真的不會糊?上次咖啡打翻毀了整週會議記錄
求問深色筆桿會不會掉漆?我的金屬藍用半年就露白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