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收到不少朋友私信,问我关于Point72 Cubist面试的事儿。说实话,这事儿让我想起自己几年前那段折腾的日子。当时我刚从金融工程硕士毕业,满脑子都是量化交易,投了简历给Point72 Cubist,结果第一轮面试就撞墙了。那些review questions,表面上看着是数学题,实则藏着公司对候选人逻辑思维和实战能力的苛刻要求。
Point72 Cubist在量化圈子里可是响当当的名字。他们玩的是高频交易和算法策略,面试官会从基础概率一路挖到复杂模型,比如让你现场推导Black-Scholes公式,或者用Python模拟市场波动。这些题不是考你死记硬背,而是看你如何在压力下保持清醒。我记得有次面试,对方丢来一个蒙特卡洛模拟问题,我卡壳了五分钟,最后还是靠深呼吸才理清思路。这种经历教会我,面试准备不是刷题那么简单,得把知识融进骨子里。
准备阶段,我花了三个月系统梳理。先啃经典教材,像Hull的《Options, Futures, and Other Derivatives》,重点章节反复推敲。然后转向实战,在LeetCode和QuantNet上找针对性题目,每天练两小时编程,Python和C++轮着来。行为问题也不能忽略,Point72很看重团队协作,我准备了几个故事,比如大学时带队做量化项目,怎么处理组内冲突。关键是要真诚,别编造,面试官一眼就能识破假大空。
面试当天,心态比知识更重要。我提前半小时到场,静坐冥想,回想自己克服过的挑战。一进房间,面对那些review questions,我把它们拆解成小步骤:先定义问题核心,再列出假设,最后一步步推导。过程中允许自己犯错,但得解释清楚思路。那次面试虽然紧张,但结束时面试官给了我个点头,后来拿到offer时我才明白,那份沉着是长期积累的果实。
如果你也在备战Point72 Cubist,别慌。起点再低都没关系,关键是持续投入。找行业前辈聊聊,参加量化社群,把每个问题都当作学习机会。坚持下来,你会发现面试不仅是门槛,更是成长的跳板。加油,路在脚下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