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夜急診室的日光燈管嗡嗡作響,我盯著鏡子裡那張泛著詭異紅斑的臉,皮膚像被火灼過般刺痛。藥師從玻璃櫃深處取出這支銀藍色軟管時,語氣帶著某種告誡:「這是醫師處方藥,得按週期用。」三個月後,當閨蜜驚呼「妳的爛臉怎麼突然開濾鏡了」,我才意識到Regocin F Cream早已默默改寫我的護膚史。
還記得第一次擠出米粒大小的乳白膏體,藥草混著淡淡礦物氣味竄進鼻腔。指腹觸感很妙,像把微涼絲綢按進皮膚裡,推開瞬間有種被溫柔吞噬的錯覺。特意避開網路吹捧的厚敷法,老老實實按醫囑薄塗,前兩週卻經歷了詭異的「假性崩壞」——蟄伏的閉口粉刺全數爆成白點,某天早晨洗臉時竟隨水流嘩啦啦剝落,宛如褪去一層鏽殼。
真正感受到轉機是在梅雨季。往年濕氣最重時,我的顴骨總會浮出蛛網狀血絲,今年卻發現泛紅區像退潮般縮小。更意外的是某次熬大夜剪片,清晨四點瞥見鏡中膚況:疲態藏不住,但兩頰毛孔竟呈現罕見的啞光感,像被羽絨輕輕壓過的絲絨布。此刻才懂藥師說的「皮膚修護不是變魔術,是讓它學會自癒」。
這支神霜最顛覆認知的是用量哲學。曾試過擠豌豆大小塗全臉,醒來竟悶出兩顆膿痘。後來發現指甲蓋份量就夠,先在掌心溫熱再按壓,比推抹更能讓活性成分鑽進肌底。某次拍攝遇寒流,鼻翼乾到脫屑,突發奇想混半滴角鯊烷油,三小時後補妝時化妝師嘖嘖稱奇:「妳這什麼黑科技?爆皮處自己長好了?」
當然不是童話結局。有次貪心連抹七天,皮膚突然鬧脾氣發燙。翻出日文版說明書才驚覺,含氟成分的產品需要「用三休四」的呼吸期。現在固定週三週日停用,改用B5精華接力,反而讓維穩效果更持久。至於網傳淡斑功效?我顴骨曬斑確實淡了三成,但更明顯的是整張臉透出的均勻光感,像從肌底點亮的小燈泡。
最後潑點冷水:別被代購煽動盲目囤貨。上月在東京藥局見識到原始版本,質地竟比台灣醫藥版稠厚兩倍。藥師透露因應亞熱帶氣候調整過配方,這點在濕黏盛夏尤其關鍵——畢竟誰都不想頂著溶化的藥膏出門。若妳正深陷爛臉煉獄,或許該衝趟皮膚科診所,那支躺在處方箋上的銀藍色救贖,可能比專櫃天價乳霜更懂如何收拾殘局。
生理期前爆痘用這個急救有效嗎?我的囊腫痘都在下巴連環爆
求問搭配什麼化妝水不打架?上次用某牌神仙水居然起屑了
正在用第三代A醇能疊擦嗎?怕成分互斥又捨不得停用抗老產品
油肌夏天薄擦後還需要乳液嗎?怕悶痘又怕保濕不夠
有人試過點塗在背後痘痘嗎?醫生開的藥膏太黏睡衣了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