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看到好多朋友在討論TikTok AMS實習生的申請過程,我自己去年也經歷過這趟旅程,當時從投遞履歷到拿到offer,整個過程像坐過山車一樣,心情起伏超大。記得收到面試通知那天,我正在咖啡廳趕報告,手機突然彈出郵件提醒,心跳瞬間加速——不是因為緊張,而是那種「終於輪到我了」的興奮感。但說真的,這場評估不是隨便準備就能過關的,它考的不只是技能,更多是你的應變力和心態。
先聊聊評估的內容吧,AMS指的是Account Management Services,簡單說就是幫品牌客戶管理TikTok廣告帳戶的團隊,所以實習生評估會聚焦在數據分析、客戶溝通和平台操作上。我那時候的面試分成三輪:線上測驗、虛擬小組討論,還有最後一對一的行為面試。線上測驗超硬核,題目涵蓋TikTok廣告後台的實操,比如怎麼設定預算、分析ROI報告,還有模擬客戶投訴的應對場景。我事先花了一週狂練模擬題,但真正上場時,還是被時間壓力搞到差點手抖——題量太大,每題只有一分鐘反應時間,建議大家一定要計時練習,別像我一樣臨時抱佛腳。
準備階段絕對不能只靠死記硬背,得融入實戰經驗。我當時找了一個在TikTok工作的學長聊過,他強調平台變化太快,官方文件常更新,死背舊資料只會吃虧。我轉而用實際案例來學習:比如下載TikTok Business的App,自己創建虛擬廣告活動,測試不同受眾設定對點擊率的影響。同時,多看TikTok的官方blog和YouTube教學,他們常分享最新趨勢,像最近流行短影音互動廣告,這在面試中就被問到「如何幫小品牌設計低成本高曝光的方案」。這種學習方式讓知識內化成直覺,面試時自然能流暢回答,不會像背稿。
心理建設是關鍵中的關鍵。面試官最愛挖坑題,像「如果客戶預算突然砍半,你怎麼說服團隊調整策略?」這種問題考的是抗壓性和創意,我當時腦中一片空白,但想起之前實習的教訓——慌張只會讓思路卡死。我深呼吸後,用STAR原則(情境、任務、行動、結果)拆解:先承認挑戰,再提出數據支撐的替代方案。結果面試官點頭說「這反應很貼近真實工作場景」。事後想想,與其追求完美答案,不如展現真實的解決問題過程,失敗經驗反而加分。
最後給點務實建議:別低估文化契合度。TikTok團隊節奏快,喜歡主動型的人,我在小組討論時主動當time keeper,引導大家聚焦議題,這點被面試官特別提到。資源上,推薦Coursera的「Digital Marketing」免費課和LeetCode的SQL練習,因為數據查詢是AMS日常。申請前一定要模擬面試,找朋友扮面試官狂問刁鑽題,練到能笑著應對為止。記住,這場評估不是終點,而是你踏入數位行銷大門的起點——就算沒過,累積的經驗也值回票價。
線上測驗的題庫哪裡找?官方有公開資源嗎?還是得靠內部推薦?
行為面試被問到「最失敗的專案」,該誠實說缺點還是包裝成學習機會?求具體例子!
如果非相關科系申請,怎麼在履歷突出AMS所需的技能?需要先自學哪些工具?
小組討論時遇到強勢組員搶話,該怎麼應對才能展現領導力又不傷和氣?
評估後等結果超煎熬,通常多久會收到回覆?萬一被拒,怎麼調整心態再戰?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