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得剛搬到東京那陣子,打開錢包就覺得心在滴血。超市裡一顆蘋果標價200日圓,餐廳隨便吃一頓就破千,連租個小套房都要押金禮金一堆名堂。朋友總問:「東京物價貴到爆吧?」老實說,貴是貴,但住久了才發現,這裡的貴是種假象。東京像個精明的商人,表面高冷,暗地裡藏著無數省錢門道。我從留學生熬到上班族,摸爬滾打幾年,學會了用在地人眼光過日子,現在每月開銷比台北還省。關鍵在於打破迷思:東京不是只有銀座和六本木,日常生活的縫隙裡,處處是生機。
物價高低得看跟誰比。拿台北當基準,東京的蔬菜水果確實貴一截,尤其進口貨;但本地產的白菜蘿蔔,打折時100日圓能抱一大顆回家。房租更明顯,新宿一間10坪套房月租15萬日圓起跳,聽起來嚇人,可往郊區挪幾站,像中野或杉並區,同樣大小8萬日圓搞定,還附小陽台。交通費乍看驚人,地鐵起跳180日圓,但買張定期券就變魔術——我通勤用Suica卡加月票,每月省下近萬日圓。真正燒錢的反而是無形消費:便利店的咖啡、自動販賣機的飲料,這些小錢累積起來才恐怖。東京的貴,其實是選擇的藝術:選對了,物價就從高山變丘陵。
省錢不是苦行僧修行,而是智慧遊戲。先從吃下手:超市是我的主戰場,業務超市專賣批發價食材,一公斤米500日圓;黃昏時衝去LIFE或Maruetsu,生鮮貼半價標籤,鮭魚片200日圓帶走。自己煮飯成本壓到極限,週末燉一鍋味噌湯分裝冷凍,平日加熱配飯,一餐不到150日圓。外食也有訣竅,連鎖店像松屋的牛丼,午間特餐290日圓吃到飽;避開觀光區鑽小巷,立食蕎麥麵店300日圓解決。住更是大學問:合租公寓(シェアハウス)每月5萬日圓含水電,比獨居省一半;簽約時硬砍禮金,房仲常會讓步。交通上,腳踏車是神器,我騎二手單車通勤,一年省十幾萬;遠程就用青春18車票,一張1萬日圓玩遍關東。
東京最迷人的省錢招藏在細節裡。二手文化發達,BOOKOFF挖書CD,100日圓一本;MODE OFF撿衣服,Uniqlo外套500日圓入手。免費活動多到爆:上野公園賞櫻、神宮外苑銀杏道散步,零成本享受四季;區役所辦的日語教室或手工課,繳500日圓材料費就能混半天。連娛樂都精打細算:電影挑「映画の日」每月1號,1100日圓看大片;KTV選平日下午時段,一小時300日圓嗨唱。這些招數不是窮酸,是融入在地節奏——東京人把省錢當生活哲學,用最小開銷換最大質感。現在回頭看,貴的不是物價,是初來乍到的無知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