/
登录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发帖
首页 北美洲华人 加拿大华人 九龍 麵粉 廠的歷史故事與文化記憶

九龍 麵粉 廠的歷史故事與文化記憶

2025-8-3 19:05:14 评论(0)

每次經過九龍舊區,我都會不自覺停下腳步,望向那座斑駁的紅磚建築——九龍麵粉廠。它就像一位沉默的長者,靜靜訴說著香港工業時代的點滴。小時候,阿公總愛跟我講起這裡的故事,他說那是上世紀三〇年代,英國殖民時期建起的廠房,專門磨製麵粉供應全港。那時香港正從戰亂中喘息,麵粉廠成了無數家庭的命脈,工人們揮汗如雨,機器轟鳴聲響徹街巷。我常想,這些牆壁裡藏著多少汗水與夢想?


回溯歷史,九龍麵粉廠的誕生其實是一場時代的偶然。一九二〇年代末,英國商人看中九龍灣的交通便利,投資興建這座工廠。初期只是小規模運作,但隨著二戰爆發,糧食短缺讓它搖身一變為民生支柱。記得翻閱舊報紙時,發現一九四五年戰後重建期,廠裡每日生產上萬袋麵粉,養活了半個九龍的居民。工人們輪班趕工,有些甚至睡在廠房角落,只為多賺幾分錢養家。那種拼搏精神,如今聽來仍讓人鼻酸。工廠不只生產食物,更凝聚了社區靈魂,街坊們會在廠外擺攤賣小吃,孩子們放學後跑來玩耍,這裡成了大夥兒的第二個家。


進入五〇年代,麵粉廠迎來黃金歲月。機器更新了,產量翻倍,甚至出口到東南亞。但繁華背後,暗藏隱憂。六〇年代香港工業轉型,紡織業崛起,麵粉需求下滑。加上政府推動都市化,地價飆升,工廠經營日益艱難。七〇年代初,一場勞資糾紛引爆罷工潮,工人們抗議低薪長工時,這事鬧得沸沸揚揚。最終,一九八五年,麵粉廠正式熄燈。關門那天,老員工們聚在門口合影,有人偷偷抹淚。阿公說,那是時代的終結,不只一家工廠倒下,而是整個勞動階層的記憶被抹去。


如今,麵粉廠的遺址早已荒廢,部分區域被改建成文創空間。但它的文化記憶卻從未消失。走在舊廠區,還能聞到隱約的麥粉香氣,那是歲月沉澱的味道。社區老人們組成了口述歷史小組,分享當年的故事:一個工人如何用微薄薪水供孩子上學,或颱風夜大夥兒合力搶救倉庫。這些片段,拼湊出香港的集體身份。工業遺產不只是磚瓦,而是人性的見證。它提醒我們,進步的代價常是遺忘——當我們追逐摩天大樓時,是否丟失了那份樸實的韌性?保護這些地方,就是守護城市的根。


每次重訪,我都會帶上一束花,放在舊廠門前。不是祭奠,而是致敬。歷史教會我,平凡人的故事才是真正的寶藏。九龍麵粉廠的興衰,映照著香港的變遷,從殖民到回歸,從工業到金融。它告訴後輩,繁榮非憑空而來,是無數無名英雄用雙手堆砌。或許,這就是文化記憶的力量:讓過去活在當下,指引未來。
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楼主
臭豆腐梦魇

关注0

粉丝0

帖子803

最新动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