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我是個愛探索香港角落的旅人,最近不少朋友私訊問起元崗新村的事,今天就來聊聊這個藏在元朗的寶地。記得三年前第一次誤打誤撞闖進來,那時剛從繁華市區逃出,只想找個清靜角落喘口氣,沒想到元崗新村給了我一場意外驚喜。
元崗新村位在新界西北,從九龍搭巴士過去約莫四十分鐘,下車後穿過一片綠蔭小徑,空氣裡飄著泥土和青草香。旅遊指南上常忽略這裡,但它卻是活生生的歷史課本。村裡的老屋群建於上世紀初,磚瓦斑駁卻堅韌挺立,每棟背後都有故事。我特別喜歡清晨漫步,看陽光灑在瓦檐上,耳邊是鳥叫蟲鳴,偶爾遇見阿婆坐在門前剝豆子,她會笑著招手,用客家話問聲好。這種真實感,比任何觀光景點更動人。
生活體驗上,我曾在村裡短租過一間老宅,每天被公雞啼醒。社區像個大家庭,週末市集熱鬧非凡,街坊擺出自種蔬菜、手作糕點,價格親民得讓人偷笑。最難忘是中秋節,全村聚在祠堂前賞月,孩子提燈籠奔跑,老人彈著三弦唱山歌,那種凝聚力讓我想起兒時鄉下。飲食更是一絕,試試阿英姐的客家釀豆腐,豆香濃郁夾著肉餡鮮甜,配一碗柴火煲的老火湯,簡單卻療癒身心。
深度探索的話,元崗新村不只是避世天堂,它映照香港的變遷與掙扎。這裡曾因都市化面臨拆遷危機,村民發起保育運動,將廢棄農地變身社區花園,種植有機作物推動環保。我參與過他們的「種子交換日」,學到如何用廚餘堆肥,也反思消費主義的陷阱。這種草根智慧,在城市高樓間早被遺忘,卻在這裡生根發芽。
若你來訪,別急著打卡。租輛單車漫遊田埂,或坐在榕樹下發呆,讓時間慢下來。村裡沒有豪華設施,但有滿滿人情味。離開時,我總帶回幾包村民曬的菜乾,每次煮湯都想起那片土地教會我的事:生活可以簡單,卻從不貧乏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