廚房裡那隻黑得發亮的廚尚不粘鍋,陪我度過無數個手忙腳亂的晚餐時段。說真的,當初花這個錢時還肉痛了一下,但用過後才懂,它真不是普通鍋具。有些竅門不摸透,再貴的鍋也糟蹋。
記得第一次開鍋,照著說明書抹層薄油烘烤,鍋面泛起一層淺淺的虹彩光暈,像雨後柏油路面的油膜。老媽在旁邊念叨:「新鍋如新媳,頭三回要仔細伺候。」 這「伺候」二字是精髓。頭幾次用,刻意避開煎帶魚、炒蛤蜊這些硬殼尖刺的,先從滑蛋、煎豆腐開始,讓塗層和金屬底層慢慢咬合。就像新皮鞋,得先走軟了才合腳。
火候是第二道坎。我犯過大忌,開大火爆香蒜末,結果白蒜秒變黑炭,鍋底留下洗不掉的焦黃印子。廠家說那層「鈦晶鑽石」塗層扛得住450度高溫,但沒說油煙警報器扛不住啊!後來學乖了,中火是黃金線。鍋子傳熱快得驚人,油紋剛浮起就下料,鍋氣足又不傷塗層。煎魚不再演半齣黑臉半齣白臉的戲碼,整條魚金黃上桌,魚皮黏鍋?不存在的。
最顛覆認知的是洗鍋。從前總覺得油漬要趁熱刷才乾淨,結果熱鍋沖冷水「呲啦」一響,鍋底立刻浮現星雲狀白紋。專櫃小姐後來揭秘:溫水才是正解。鍋體冷到溫手時,海綿蘸點洗碗精輕輕抹,醬油焦痕一擦即落。頑固油垢怎麼辦?倒半杯水煮滾,水蒸氣噓噓往上冒時關火,油污自動浮起,抹布一抹亮如新。千萬別用鋼刷,那細小刮痕就是塗層壽命的催命符。
養鍋如養玉。每次洗淨擦乾,我會點兩滴油在廚房紙上,趁著餘溫薄薄抹勻全鍋。日子久了,鍋面竟養出一層溫潤的暗光,像盤久了的紫砂壺。有回蒸魚忘了墊蒸架,鍋底留了圈水垢印子,心裡咯噔一下。結果倒點白醋靜置十分鐘,水痕消失無蹤——這鍋比你我想像的皮實。
現在它成了我的廚房定海神針。煎蛋不用一滴油也能完美脫模,炒飯粒粒分明不結塊,連煮牛奶都不怕糊底。但切記,別用它熬中藥或燉酸辣湯,那點化學反應足夠讓塗層折壽。鍋子會默默記住你的好,你愛惜它幾分,它就回報你幾分。
救命!原來熱鍋沖冷水會傷塗層?難怪我上一隻鍋三個月就報廢了,馬上記在小本本上
想問蒸完魚的水垢印用白醋真能去掉嗎?家裡只有工研醋行不行?
看到養鍋那段超有同感!我的鍋養了兩年,現在煎餃子完全不用鏟子,手腕一抖就翻面
求問博主炒完重口味菜怎麼除味?上次炒三杯雞後煮粥都有九層塔味⋯⋯
中火秘訣太實用!之前看餐廳大火快炒很帥,在家模仿結果滿屋煙霧警報器狂響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