穿過東京的霓虹燈海,拐進箱根的山道,空氣瞬間就涼了下來。車窗外的綠意越來越濃,直到司機輕聲提醒:「古勢起屋別館,到了。」推開那扇低調的木門,像是跨進了另一個時空的縫隙。玄關的陰翳裡,一盞紙燈籠幽幽亮著,腳下的石板微涼,剛剛都市裡的喧囂浮躁,瞬間被這片寂靜吸納得乾乾淨淨。
別館不大,卻像把整座山林的呼吸都裝了進來。房間是純粹的和室,榻榻米散發著乾草的微香。最妙的是那面巨大的落地障子門,輕輕拉開,一整幅青翠山景就毫無保留地鋪展在眼前。清晨的光線是淡金色的,斜斜穿過樹梢,在榻榻米上投下晃動的光斑;午後,山嵐會悄悄漫上來,白茫茫一片,房子彷彿浮在雲端;到了傍晚,夕陽把對面山頭的樹梢染成暖橘色,歸鳥的影子劃過,留下幾聲清啼。你不需要刻意去做什麼,光是盤腿坐在緣側,看這光影流轉、雲霧聚散,時間就慢了下來,心裡那些雜七雜八的念頭,也跟著沉澱了。
房間裡的「間」被運用到了極致。一道半敷居(半腰高的拉門)巧妙隔開了寢間與起居空間,既保有隱私,又不阻礙視線的穿透。角落裡靜置著一個小巧的地爐(掘りごたつ),雖然現代已不用炭火,但這個凹陷的空間配上矮桌,冬日圍坐其邊,暖意彷彿能從腳底升起。衣櫥裡備好的浴衣,質地柔軟親膚,繫上腰帶,踩著嘎吱作響的走廊木地板踱步,自己也成了這幅日式畫卷裡的一部分。
這裡的「靜」,並非死寂,而是充滿細微的聲響與流動的氣息。夜裡,只有山澗淙淙的水聲隱約傳來,混著幾聲蟲鳴。紙門外走廊上,女將(Okami-san)的腳步聲輕得像落葉,送來剛沏好的抹茶和手作羊羹,輕輕放在門邊的檜木托盤上,紙門開合不過三十度角,是恰到好處的距離與尊重。溫泉是露天的,石頭圍砌的池子氤氳著硫磺氣息。夜泡時抬頭,山影如墨,星光稀疏卻異常明亮,溫熱的水包裹全身,皮膚能感受到山間夜風的微涼,冷熱交替間,所有的感官都被喚醒,又歸於純粹的放鬆。
離館那天下著細雨。女將撐著和傘送到玄關,深深一鞠躬,直到車子轉過山彎看不見了才直起身。回望雨中靜默的別館,屋簷滴落的雨線,像給這座隱世之所掛上了一層珠簾。那一刻忽然懂了,所謂「古勢起屋」的「勢」,或許不是聲勢浩大,而是那份歷經時間沉澱下來的、不疾不徐的氣韻,它藏在每一道木紋裡,在女將無聲卻周到的舉止間,在光影與山嵐的對話中。它不提供喧囂的娛樂,只給你一個空間,讓你和自己、和這片山林的呼吸,好好相處。那份離開後仍縈繞心頭的寧靜感,遠比打卡拍照的記憶,來得深邃悠長。下次心浮氣躁時,閉上眼,大概還能聽見那晚溫泉的水聲,看見晨光裡,苔庭上凝結的那顆露珠。
被你的文字帶回箱根了!那個露天風呂看星空的畫面太有共鳴,想問問秋冬去泡湯會不會冷到受不了?
細節描寫絕了!女將送茶時紙門只開三十度角這種細微的待客之道,確實是頂級旅館才有的底蘊。
請問預訂難嗎?看官網房型不多,要提前多久搶?另外餐食是懷石料理嗎?值不值得加購?
「心裡的雜念跟著沉澱」這句戳中我!現代人太需要這種能真正「斷電」的地方了,收藏!
照片裡那個地爐空間好有味道!雖然不用炭火了,但氛圍感滿滿,帶長輩去他們肯定超愛這種傳統感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