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搬新家,客廳空間大約一畝,心血來潮想鋪地毯,結果踩了不少坑。記得當初在建材行逛了三天,各種材質眼花撩亂,最後選了純羊毛款,卻忽略了防污處理,沒幾個月就染上咖啡漬,心疼死了。後來請教老師傅,才發現選購地毯不只是看花樣,得從源頭把關,否則後續保養全是白搭。
選購地毯時,材質是關鍵。羊毛觸感溫潤,適合客廳主區,但價位偏高;合成纖維如尼龍或聚酯,耐磨耐髒,適合有小孩或寵物的家庭,我家現在就用這個,省心不少。尺寸得精準測量,別憑感覺估,一畝空間建議分區鋪設,避免整塊大地毯難清潔。預算別只盯單價,要算上安裝和保養成本,我當初貪便宜買了次級品,結果半年就起毛球,重買反更貴。
安裝環節最易出錯。DIY的話,工具要齊全:膠帶、裁刀、防滑墊缺一不可。記得先清空地面,用吸塵器徹底除塵,否則灰塵會從縫隙鑽出來。專業安裝別省錢,我試過自己鋪,結果邊角翹起,走路常絆腳。師傅教我一招:鋪設時留點伸縮縫,溫濕度變化才不會變形。重點是檢查接縫處,用重物壓實24小時,確保平整。
保養是延長壽命的靈魂。日常吸塵每周至少兩次,重點在邊角積塵處;汙漬當天處理,用白醋加溫水輕拍,別狂刷否則纖維損壞。深層清潔每季一次,我租專業蒸氣機,省錢又徹底。收納時捲起放陰涼處,加樟腦丸防蟲,別折疊會留痕。這些技巧從失敗中學來,現在地毯用了三年,依然如新。
選對地毯,家就多份溫暖。別像我走彎路,從材質到保養一步步踏實來,一畝空間也能成舒適角落。歡迎分享你的經驗,一起避雷!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