站在安樂工廠大廈斑駁的水泥樓梯間,看著窗外貨櫃碼頭的起重機緩緩移動,手裡那份剛簽好的租約還帶著新鮮的油墨味。三年前第一次踏進工業區找辦公室,被低廉租金沖昏頭腦簽下的那間「劏房」,夏天像蒸籠、電壓不穩搞壞伺服器的慘痛教訓,到今天才算真正摸清工業大廈租賃的門道。這裡沒有甲級寫字樓的亮麗大堂,卻藏著讓初創扎根、創作人孵夢的養分,關鍵在於——你懂不懂挖。
工業大廈的「硬傷」往往是致命傷,卻最容易被租金數字模糊焦點。看樓時別被寬敞面積迷惑,先摸清那幾條命脈:電。老式工廈常見三相電不足,問清總電錶容量(單位是kVA),分到你單位的配額夠不夠支撐伺服器陣列或大型設備?曾有朋友租下800呎空間做設計工作室,十台iMac加雷射切割機同時開工就跳電,求爺爺告奶奶才加錢從總閘拉專線。水壓也別輕忽,高層單位午休時間水龍頭細如淚,洗個杯子都得等半天。
層高是工業大廈的寶藏。4.5米以上挑高才能玩夾層(香港俗稱「閣樓」),等於白賺半層面積。但重點在「實用高度」——扣除消防喉管、通風槽後還剩多少?帶把雷射測距儀現場量,某次陪人看樓,天花垂下錯綜複雜的管道,號稱4.2米高的單位,實際可用高度竟不足3米。通風更是隱形殺手,無窗的內籠單位縱然便宜,靠抽氣扇解決不了焗悶感,待上三小時就頭昏腦脹。
工業大廈的遊戲規則藏在消防條例裡。簽約前務必確認單位是否持有有效的「滿意紙」(俗稱FS251),這張消防證書關乎生死。有業主用「正在申請」搪塞,結果租戶裝修到一半被屋宇署叫停,血本無歸。另個陷阱是「更改用途」,工廈單位原則上只准做「工業」或「倉庫」,但實務上不少用作辦公室或工作室。低調行事雖是潛規則,但得預留風險成本——某文創工作室在工廈運作三年相安無事,某日突然收到清拆令,源於鄰居投訴其「非工業活動」引來巡查。
議價是門藝術。工業大廈空置率向來不低,尤其高層或景觀受阻單位。別被開價唬住,查清楚同廈近期成交價,管理費細節更要深挖:老工廈的冷氣保養費、升降機維修基金常隱含驚人附加費。見過最狠案例,月租$6500的單位,管理雜費竟要另付$2800。簽長約未必划算,工廈翻新活化消息隨時推高租金,鎖死三年可能錯失搬進升級空間的機會。
租下毛坯空間如同得到一塊原石。工業風水泥牆與鋼筋外露雖有粗獷美,但實用性得靠後天補足。隔音是首要工程,輕質磚牆成本低卻不隔機房低頻噪音,試過半夜被隔壁24小時運作的冷凍庫嗡鳴聲逼瘋。地面處理也講究,直接刷環氧樹脂地坪漆(Epoxy)經濟實惠,但施工前得徹底除油污,某設計公司省這道工序,半年後漆面整片剝落,碎屑黏得滿地毯都是。
安樂工廠大廈的韻味在於它的真實與可能性。這裡的電梯可能嘎吱作響,走廊瀰漫著機油與咖啡的混雜氣息,但當你以每呎$10的價格擁有挑高空間,看著親手砌的工作檯在斜射陽光下拉出長影,那種紮實的擁有感,是玻璃幕牆森林裡永遠尋不到的溫度。工業大廈的租賃,從來不是撿便宜,而是用眼光與耐性,把生鐵煉成鋼。
超實用!正睇緊觀塘工廈,完全冇諗過要check消防滿意紙,聽日即刻問agent攞副本
請問點樣判斷通風夠唔夠?睇中個單位得抽氣冇窗,業主話裝強力抽風機就得,驚中伏
工廈分租studio係咪好易踩雷?見有人將2000呎間成六個迷你office,電費點攤分先公平?
文中提到個案係咪講緊XX創意園?我舊年搬入去真係撞正消防突擊檢查,拖足半年先搞掂
樓主漏咗講蟲鼠問題!舊工廈半夜真係會有曱甴部隊巡邏,裝修時封曬所有渠口先瞓得著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