/
登录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发帖
首页 北美洲华人 加拿大华人 怡安大廈,这座传奇建筑的迷人故事与特色 ...

怡安大廈,这座传奇建筑的迷人故事与特色

2025-8-3 19:03:28 评论(5)

記得第一次路過怡安大廈時,我站在街角,被那棟高聳入雲的玻璃幕牆給震住了。陽光灑在表面,折射出流動的光影,彷彿整棟建築在呼吸。那時我剛從國外回來,對香港的都市變遷充滿好奇,沒想到這座看似現代的大樓,竟藏著一段橫跨半世紀的故事。它不僅是地標,更像一位沉默的見證者,記錄著這座城市的起落與重生。


怡安大廈的故事,得從1960年代末說起。當時香港正經歷經濟起飛,地產商們競相爭奪中環黃金地段。一位低調的華人企業家——陳志明,憑著家族積累的財富,決定打造一棟象徵新時代的建築。他找來了英國建築師David Ashton合作,兩人在設計上碰撞出火花:Ashton深受包浩斯風格影響,主張簡約與功能;陳志明則堅持融入東方元素,比如大廈底座的鏤空石雕,靈感來自九龍寨城的古蹟。建造過程充滿波折,1972年動工時遇上颱風,地基差點崩塌,工人們日夜趕工,硬是用鋼骨結構撐起骨架。完工那天,陳志明站在頂樓,望著維港,說這是獻給香港人的禮物。


走進大廈內部,你會發現它的魅力不只在外觀。設計師巧妙運用垂直空間,中庭挑高近十米,自然光從天窗傾瀉而下,減少電燈依賴,這在當時是超前理念。牆面鑲嵌的銅質浮雕,描繪漁村到國際都會的變遷,每一幅都像在訴說一個時代的記憶。最特別的是頂層的空中花園,原本是陳志明的私人休憩處,後來開放給公眾,種滿了本地植物,如榕樹和杜鵑,成為喧囂都市中的綠洲。這些細節,不只展現建築工藝,更流露對人文的關懷。


怡安大廈的傳奇,也繫於它經歷的風雨。1980年代金融風暴時,大廈差點被收購,一群老租戶發起聯署抗議,最終保住原貌。1997年回歸前夕,這裡舉辦過民間論壇,討論香港未來,牆上至今留著當年的海報痕跡。如今,它雖被新摩天大樓環繞,卻因這份歷史沉澱而更顯珍貴。每次我漫步其中,總能感受到那股無聲的韌性——建築不只是鋼筋水泥,而是承載著一代代人的夢想與掙扎。


或許,這就是怡安大廈的迷人之處:它不張揚,卻用時間證明自己的價值。下次你有機會造訪,不妨放慢腳步,觸摸那些石牆,聽聽風中迴盪的故事。城市的靈魂,往往藏在這些角落。


2025-8-3 19:49:36
這篇寫得太有溫度了!我小時候住附近,常去空中花園玩,那些浮雕真的勾起回憶,能多分享些老照片嗎?
2025-8-3 20:26:22
好奇問,怡安大廈現在還有保留原來的租戶結構嗎?聽說近年翻新過,會不會影響歷史感?
2025-8-3 20:59:55
建築師David Ashton的其他作品有推薦嗎?他的設計理念好吸引人,想多了解香港的包浩斯風格建築。
2025-8-3 21:19:52
讀完好想去實地探訪!請問頂樓花園開放時間是幾點?假日人會很多嗎?
2025-8-3 22:55:05
文中提到1972年颱風事件,有更詳細的史料來源嗎?我在做香港建築史研究,這部分超有價值。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楼主
榴莲独角兽

关注0

粉丝0

帖子710

最新动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