身為一個經常參與房屋檢查的華人,我對家具安全這塊特別有感觸。記得去年幫一位老朋友看新房,客廳那張古董沙發看起來典雅大方,但一坐下去就嘎吱作響,仔細檢查才發現框架的木榫已經腐朽,差點釀成意外。這種經驗讓我深刻體會,家具不只是裝飾,更是居家安全的守護者,尤其在買房或租屋時,忽略這環節可能埋下隱患。
房屋檢查中評估家具,首要關注結構穩定性。別光看外表光鮮,親手搖晃每件家具的腿腳和接頭處,感受是否有鬆動或異音;像書櫃或高櫃這類容易傾倒的物件,得測試重心是否偏移,必要時用水平儀輔助確認。我習慣帶把小槌子輕輕敲擊框架,聲音沉悶表示扎實,空洞聲則可能內部腐蝕。這些小動作花不了幾分鐘,卻能揪出潛在風險,避免哪天電視櫃突然垮塌傷人。
材料老化是另一關鍵,尤其台灣潮濕氣候下,木質家具易受白蟻侵蝕或濕氣膨脹。檢查時用手指摸過表面和隱蔽角落,留意霉斑、裂紋或蟲蛀孔洞;金屬部件如鉸鏈或支架,觀察是否有鏽蝕或變形。有一次在南部老屋發現衣櫥背板發霉,一碰就碎,才知前任屋主長期忽略防潮。不同材質有不同弱點,實木怕濕,合成板懼熱,布藝沙發則藏污納垢滋生過敏原,得針對性評估。
安全風險不容小覷,尤其有小孩或長輩的家庭。尖銳邊角得加裝防護膠條,抽屜櫃檢查是否配防傾倒裝置;我見過太多案例是孩童攀爬矮櫃導致傾翻。維護上,定期清潔是基礎,但別只用濕布擦拭木製品,過度水分反加速損壞,建議每月用乾布除塵,每季上蠟保養。發現小問題如螺絲鬆脫,立刻用工具鎖緊,若結構損壞嚴重,別猶豫找專業師傅修復,省小錢可能賠上安全。
家具維護是長期功課,就像照顧老友般用心。雨季來臨前,我會在櫃體底部墊防潮墊,衣櫥裡放除濕盒;陽光直射的區域,用窗簾遮擋避免褪色變形。這些習慣源自十年經驗,累積下來的細節能延長家具壽命,也守護家人平安。記住,房屋檢查不只盯牆壁水電,家具這沉默夥伴同樣值得你投注關懷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