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天蹲在電腦前折騰到凌晨三點,螢幕藍光刺得眼睛發酸,硬碟咔噠咔噠響得人心慌。第八次重啟後,傑瑞系統的登入介面終於浮現,像破曉時穿透雲層的第一道光。這套由台灣團隊打造的開源系統,近兩年在技術圈悄悄燒起一把火——輕量化卻能榨乾硬體效能,對老電腦簡直是續命仙丹。但網上零散的教學總缺了臨門一腳,今天這篇血淚實戰筆記,專治安裝卡關與效能調校的疑難雜症。
安裝前哨戰:魔鬼藏在分割區裡
別急著燒錄ISO檔!先翻出抽屜裡那條閒置的8GB隨身碟,用Etcher寫入映象檔只要三分鐘。重點在硬碟分割:如果你打算雙系統共存,記得預留至少50GB未分配空間。傑瑞的安裝程式有個隱藏陷阱——它預設會吃掉整個磁碟,上週我才因此痛失滿滿兩年的貓咪照片(幸好從雲端撈回碎片)。手動分割時,劃出15GB給根目錄掛載點「/」,記憶體兩倍的空間給swap(16GB記憶體就設32GB),剩下的全灌進「/home」區塊。這招能讓系統更新像換襯衫一樣俐落,重要資料穩穩待在老巢。
驅動煉金術:喚醒沉睡的硬體
裝完系統發現Wi-Fi圖標灰著?別慌。傑瑞內建驅動庫像座神秘礦坑,得親自揮鎬挖掘。接上有線網路後,終端機裡敲下「sudo jdrv -p」,這條指令會喚醒驅動探勘程式。跑完密密麻麻的列表後,認準你無線網卡型號前的標籤(我用的Intel AX200代碼是iwlwifi),輸入「sudo jdrv -i iwlwifi」瞬間,右上角跳出訊號格的感動堪比初戀。顯卡驅動更刺激,N卡用戶務必追加「no-dkms」參數繞過核心驗證,不然開機畫面會卡成PPT。
效能解鎖:關掉吃資源的隱形小偷
預設介面流暢得能溜冰?再等等。開「系統監視器」拉到背景程序頁籤,你會發現某個叫「cloud-sync-daemon」的服務默默啃掉12%CPU。這是傑瑞的雲端同步功能,對桌面用戶根本是電量刺客。打開終端機輸入「systemctl disable jerry-cloud-sync」斬草除根。接著到設定>視覺效果,關掉華麗的視窗動畫與透明度,老筆電續航力直接多榨出兩小時。最後大招:編輯「/etc/sysctl.conf」檔案,追加三行魔法——
重開機後你會感覺電腦年輕了五歲,尤其Chrome分頁開到三十個依舊健步如飛。
客製化彩蛋:把終端機變成星際戰艦
傑瑞最迷人的是骨子裡的騷包魂。裝完必備工具後,到設定>工作區>外觀,把預設的素面桌布換成動態太空星圖。接著打開終端機輸入「curl -sL git.io/rice-sh | bash」,這串咒語會召喚出霓虹光效的zsh主題,指令提示符變成旋轉的宇宙飛船,打指令時還有粒子噴射動畫。再補上「sudo apt install cava」裝音頻視覺化工具,播音樂時終端機瞬間化身銀河迪斯可舞廳。這些花招可不只是炫技,當你深夜debug時,跳動的光譜能瞬間點亮快燒乾的腦漿。
用了傑瑞三個月,那台2015年的老MacBook Pro居然能剪4K影片了。開源社群的更新每週都在拋出驚喜,像是上個月新增的AI指令助手,對著麥克風喊「查上週修改的conf檔」,終端機自動吐出檔案路徑。這種親手打磨系統的成就感,像把鏽刀煉成絕世寶劍。別被「輕量化」三字騙了,它的可能性比台北捷運路網還複雜——但當你摸透所有齒輪的咬合方式,這台機器就真正活了過來。
顯卡驅動那段救了我!舊筆電GTX960M卡開機畫面三天,加no-dkms參數直接起飛
求問SSD優化技巧 裝完系統寫入量暴增 看監控發現某個journal進程狂吃壽命
cloud-sync-daemon關掉後風扇安靜到以為電腦壞了 原來是這小偷在作怪
終端機特效裝完被同事圍觀 主管路過說「上班這麼快樂?」 現在全team都在用傑瑞
雙系統時間不同步有解嗎?每次進Win11時間就跑掉八小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