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網上瘋傳一則消息,講緊香港有位女性嘅自拍照意外流出,引起全城熱議。唔少人喺社交平台議論紛紛,話點解咁多私密嘢會俾人公開?我睇到呢單新聞,心入面真係好唔舒服。記得幾年前,我自己都試過喺IG分享旅行相,點知俾人盜用咗,仲傳到處都係。嗰陣時,我成晚失眠,覺得自己好似赤裸裸咁俾人睇晒。網絡世界真係雙刃劍,方便聯絡朋友,但一唔小心,私隱就化為烏有。
講到私隱洩露,唔單止係技術問題,仲牽涉到社會文化。香港人習慣分享生活點滴,尤其係年輕人,成日post自拍、打卡,以為設定咗「只限朋友」就安全。但係,黑客攻擊層出不窮,或者朋友嘅帳號俾人入侵,你啲相就隨時飛走。更嚴重嘅係,有人故意惡搞,將別人嘅私密嘢放上網博流量。呢啲行為唔止侵犯個人尊嚴,仲可能導致心理創傷,甚至影響工作同家庭。我識得一位朋友,就因為類似事件,患上焦慮症,成日驚俾人跟蹤。
點解會咁?背後其實係法律同科技嘅落差。香港現行嘅私隱條例,仲停留喺十幾年前嘅框架,對網絡犯罪嘅懲罰唔夠嚴厲。你睇歐盟有GDPR,罰款可以高達幾千萬,但香港仲係輕判為主。加上社交平台嘅演算法,鼓勵人哋分享更多內容,平台自己就賺廣告錢,但對用戶保護好有限。我試過用過某啲app,佢哋嘅條款寫到密密麻麻,根本冇人會睇,結果數據就俾人賣咗出去。呢啲系統性問題,令普通市民好被動。
要保護自己,唔係冇辦法,但需要主動行動。我個人習慣係,每次分享相片前,都會諗清楚:呢張相係咪真係有必要公開?如果係私密嘅,就唔好放上網。另外,我會定期檢查社交媒體嘅設定,確保唔係公開模式,同埋用強密碼加雙重驗證。科技工具方面,有啲加密app好有用,譬如Signal或者ProtonMail,可以幫手加密訊息。不過,最關鍵嘅係提升公眾意識。學校同社區應該多搞講座,教人點樣防範,好似點樣辨識釣魚電郵,或者點舉報不當內容。政府亦要快啲修法,加重刑罰,等犯罪者唔敢亂嚟。
總括嚟講,今次事件唔單止係一單新聞,而係敲響警鐘。網絡私隱係基本人權,我哋唔可以再視而不見。每個人都要為自己負責,但社會整體都要合作。如果唔行動,下一個受害者可能就係你身邊嘅人。希望透過呢次討論,大家醒覺起嚟,一齊守護呢份尊嚴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