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得第一次接觸炒米茶,是在外婆的老家廚房裡。那時我腸胃不適,她默默從罐子裡倒出金黃色的米粒,沖泡後遞給我。一股焦香瞬間彌漫,喝下去暖洋洋的,隔天竟然舒坦多了。從此,這簡單的飲品成了我日常的伴侶,不只解渴,更悄悄帶來意想不到的好處。
炒米茶的健康益處,遠比想像中深遠。傳統中醫常說「米炒過性溫」,能溫中健脾。現代研究也支持這點,糙米經過炒製後,裡頭的膳食纖維和抗氧化物更易釋放,幫助腸胃蠕動。我自己堅持喝了一年,發現排便順暢了,連帶皮膚也亮澤起來。最驚喜的是,它還能輔助代謝,尤其對忙碌上班族來說,飯後一杯能緩解油膩感,體重管理不知不覺就輕鬆了。但別當它是萬靈丹,關鍵在於持之以恆,搭配均衡飲食。
自己做炒米茶,其實很簡單,卻藏著小技巧。我習慣選用台灣產的糙米,顆粒飽滿易炒透。先洗淨瀝乾,用平底鍋小火慢炒,聽到劈啪聲就代表水分蒸發了。這時要不停翻動,直到米粒轉金黃色,散發淡淡焦香就停手。記得別炒過頭,否則會苦澀。放涼後裝進密封罐,常溫保存能放三個月。沖泡時,抓一小把米加滾水悶五分鐘,香氣就全出來了。有時我會加點枸杞或薑片,風味更豐富。試過幾次,就能找到自己喜歡的口感。
這些年,炒米茶成了我應對壓力的秘密武器。每當加班熬夜,一杯下肚,暖意從胃裡擴散,整個人就踏實了。它不是藥,卻像老朋友般默默守護。分享給你們,希望大家也試試看,從日常小物中找回健康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