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次想起牛徑村,心裡總會浮現那份寧靜與純樸。去年夏天,我和家人開車從台北出發,沿著蜿蜒山路,一路顛簸了三個多小時才抵達這個隱藏在山坳裡的小村落。這裡沒有大城市的喧囂,只有蟲鳴鳥叫伴隨微風,時間彷彿慢了下來。牛徑村位在台灣中部山區,居民不到百人,卻保留著百年客家傳統文化,從老屋瓦到梯田景觀,處處是故事。很多人問我為什麼推薦這裡,答案很簡單:它不是那種打卡就走的地方,而是能讓你沉澱心靈,感受土地脈動的秘境。
旅行攻略上,交通和住宿得先搞定。自駕是最方便的選擇,從國道三號下交流道後,跟著指標走縣道,山路雖窄但維護得不錯,沿途還能停車欣賞雲海。如果沒車,可以搭台鐵到最近的車站,再轉乘當地小巴,班次不多,記得提前查時刻表,免得白等。住宿方面,別期待豪華酒店,村裡只有幾家民宿,我住過的「山居小築」就很不賴,老闆阿伯熱情好客,房間乾淨舒適,一晚台幣一千五左右,還附帶家常早餐。最佳季節是春秋兩季,夏天雖綠意盎然,但午後常下雨;冬天則略冷,山嵐繚繞時別有風味。帶上輕便雨具和防蚊液,穿雙好走的鞋,這裡的步道可不平緩。
說到必去景點,頭一個得提「百年樟樹廟」。這座廟藏在村莊後山,據說是清朝時客家人遷徙至此所建,廟前那棵老樟樹枝幹盤虯,樹冠遮天蔽日,站在樹下能聞到淡淡木香。我清晨去時,霧氣未散,陽光從葉縫灑落,光影交錯間,彷彿聽見先民祈禱的低語。廟旁有塊解說碑,細述當年開墾血淚,讀完不禁感嘆:歷史不是課本上的字,而是活生生的呼吸。
另一個私心推薦是「梯田觀景台」。沿著廟後小徑往上爬,約莫二十分鐘就能到達。視野豁然開朗,層層疊疊的水田映著天光,像塊鑲在大地的翡翠拼圖。我去的那天,碰巧遇上老農在插秧,彎腰勞作的身影與遠山融成一幅畫。坐在觀景台長凳上,喝口自帶的熱茶,風吹過稻浪的聲音,比任何音樂都療癒。記得帶相機,黃昏時分夕陽染紅整片田,美得讓人屏息。
最後別錯過「客家市集巷」,這條窄巷每逢周末熱鬧非凡。在地阿嬤擺攤賣手作粄條、紅糟肉和醃梅子,香氣撲鼻。我買了碗現煮的粄條湯,湯頭用山泉熬製,Q彈滑順,配上酸菜提味,一口下肚暖到心坎。巷尾還有間老茶行,老闆親手烘焙的烏龍茶,回甘無窮。買茶時聽他聊起茶葉故事,從採摘到焙火,全是歲月積累的智慧。這條巷子不只填飽肚子,更餵養靈魂。
離開牛徑村那天,車子駛出山道,我回頭望了最後一眼。雲霧繚繞中,村落若隱若現,像個不願醒的夢。這裡教會我放慢腳步,在簡單裡找豐盛。如果你也厭倦了都市節奏,不妨來走走,讓山風洗去疲憊。旅途總有驚喜,或許下個轉角,就是屬於你的感動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