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日行獅子山,山風颯颯,半途口罩竟被吹飛。望著那片飄落山谷的藍色,突然驚覺:原來日日貼面的防護,選錯了連爬山都狼狽。返屋企即刻翻箱倒櫃,把囤過的、踩雷的、回購無數次的口罩全攤開。三年抗疫教曉我哋,口罩早非應急品,而係同手機鑰匙一樣嘅日常必備。點樣揀到貼面、透氣、唔勒耳又抵用?今日同大家深剖。
平價口罩滿街係,但戴足八個鐘就知龍與鳳。試過某藥房$20/50片的口罩,午飯一除,同事竟問:「你下巴點解有紅印?」原來車線粗硬,壓出兩道深痕。後來轉用台灣品牌「淨呼吸」立體剪裁款,$128/50片,貴少少但值回票價。鼻樑條係醫療級鋁芯,輕捏就貼伏;耳帶用扁身彈力帶,我試過戴住開四小時線上會議,耳後無酸脹感。最驚喜係內層親膚纖維,港島濕熱天搭叮叮返工,面頰無焗出油光。同廠牌普通版比較過,透氣孔密度高30%,顯微鏡下睇到菱形蜂巢結構,難怪呼吸無悶壓感。
運動口罩更考工夫。去年跑馬地緩跑徑實測,戴普通外科口罩跑三公里,內層已濕到黐面。韓國「Airlite」運動專用款顛覆認知,口罩側面竟有隱形換氣閥!原理類似防毒面具雙層過濾,吸氣時閥門關閉確保過濾效率,呼氣時閥門彈開散熱。我戴住跑10K,全程無需調整位置,汗水全被導流層鎖在夾層。更抵讚係可重複水洗五次,每次成本壓到$4/日,環保又慳錢。
特殊場合如醫院覆診,我會啟用「防護核彈級」的韓製KF94魚嘴款。三層熔噴布加靜電駐極處理(呢個技術可吸附0.3微米微粒),獨立實驗室測試過濾率達99.1%。試過陪阿媽去腫瘤科,候診室坐滿咳嗽病人,四小時後返家用檢測噴霧測試,口罩外層藍霧瀰漫,內層白紙乾爽潔淨。雖單價要$15/片,但救命時刻值得投資。溫馨提示:此款耳帶偏緊,可自購調節扣減壓。
買口罩最忌貪平。曾見深水埗攤檔$50/100片,剪開發現中間層薄如蟬翼,熔噴布含量根本不足。消委會報告提過,過濾效能合格嘅口罩,重量應在3.5克以上。我自創「抖粉測試法」:將爽身粉灑向口罩內側,合格品只會沾微量粉末,劣質品內層會現明顯粉痕。記住,慳幾十蚊隨時賠上呼吸道健康。
【評論】
請問KF94款細面女生戴會唔會太大?我成日吸氣時口罩塌落個嘴度好尷尬
運動款洗五次後過濾率跌幾多?官方無標數據好猶豫
中環邊間藥房買到淨呼吸立體款?網購等三日急用
口罩鼻樑條成日拮到眼下皮膚敏感有無解救?
試過用布口罩加濾芯平替,但呼氣眼鏡起霧仲嚴重過醫用款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