/
登录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发帖
首页 北美洲华人 加拿大华人 生和大廈周边生活指南,美食购物交通全攻略 ...

生和大廈周边生活指南,美食购物交通全攻略

2025-8-3 19:02:00 评论(5)

大家好,我是老陳,在生和大廈附近住了快十年,從上班族到現在半退休,這一帶的點點滴滴都刻在骨子裡。今天不聊大道理,純粹分享些生活裡的實用乾貨,幫新鄰居或路過的朋友避開雷區,挖到寶藏。


先從美食說起吧。生和大廈斜對角那家「老張牛肉麵」,招牌紅燒湯頭熬了三十幾年,老闆堅持用牛大骨慢燉,湯汁濃得掛勺,配上手工拉麵,一口下去靈魂都暖了。價格親民,一碗才百來塊,但別週末中午去,排隊人龍長到拐彎。巷子尾還有家無名鹹酥雞攤,下午三點才開張,雞皮炸得酥脆不油膩,撒上獨門椒鹽粉,是我下班後的小確幸。這些老店沒華麗裝潢,靠的是街坊口碑,吃的是人情味。


轉角那棟舊樓二樓藏著書店咖啡館「墨痕」,老闆原是出版社編輯,書架上擺滿絕版文史哲,點杯淺焙手沖配伯爵茶蛋糕,能窩整個下午。他們不定期辦詩歌朗誦,上回聽瘂弦的詩,配上窗邊雨聲,瞬間穿越回八〇年代台北。


購物這塊,別只盯著百貨公司。生和大廈後巷的早市才是精髓,清晨六點攤販就熱鬧起來,阿婆賣的手工豆腐乳用古法發酵,鹹香帶微甜,拌粥一絕;隔壁菜販的老林,總偷偷塞我兩把青蔥當添頭。想找文創小物,步行五分鐘的「拾光市集」週末開張,本地陶藝家燒的茶具,釉色流淌得像山水畫,我收藏了好幾組送海外朋友,比紀念品店有溫度多了。


交通簡直是這區的隱藏加分項。生和大廈正門就是公車樞紐,紅線藍線交會,十分鐘直達火車站。但我的私房路線是走後巷穿過公園,避開大馬路喧囂,清晨沿著欒樹道慢跑,秋日落葉鋪成金毯,比擠捷運舒心百倍。騎Ubike的話,注意中山路口那個租借站常滿位,往前多走五十公尺的巷口站反而空車多。


住了這些年,最打動我的不是便利,而是那種老社區的呼吸感——賣麵的老張會記得我不加香菜,書店老闆留著我尋覓半年的絕版書。現代都市節奏快,但在生和大廈周邊,你還能踩著自己的拍子生活。


2025-8-3 19:07:09
牛肉麵週末真的人爆多!上次排了半小時,但湯頭值得,老闆還多送我半顆滷蛋
2025-8-3 19:33:18
早市豆腐乳買過,超下飯!但阿婆幾點收攤啊?怕白跑一趟
2025-8-3 20:46:03
Ubike攻略太實用,中山站常撲空超惱火,原來巷口有隱藏點
2025-8-3 21:36:29
墨痕書店詩歌夜怎麼報名?官網沒看到資訊
2025-8-3 22:51:50
後巷鹹酥雞攤具體位置在哪?繞兩圈沒找到,求地標提示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楼主
代碼飛羽

关注0

粉丝0

帖子736

最新动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