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幫客戶搵倉庫,又踩咗去福和工業大廈。呢棟灰綠色嘅舊樓喺九龍灣偉業街靜靜企咗四十幾年,外牆啲水漬痕跡似皺紋,反而有種老伙計嘅可靠感。行入大堂,仲聞到淡淡嘅機油味同紙皮箱氣息,時間好似倒流返去香港製造業黃金年代。
街坊陳伯仲記得1979年落成時嘅盛況:「成條街得佢最威水!紡織廠機器聲日夜轟鳴,貨車隊成日排到德福花園。」當年九龍灣仲係填海新區,福和憑住近啟德碼頭嘅優勢,吸引成衣同電子廠搶駐。而家摸落電梯口啲水泥柱,仲搵到當年工人用釘子刻嘅生產線編號。
轉型期嘅陣痛好深刻。2000年初我經手幫三樓玩具廠搬去東莞,老闆阿權拍住鐵閘講:「部德國注塑機嵌喺地板四十年,拆走時成個窿,心都空埋。」但舊嘅走咗新嘅嚟,家陣行一圈會發現迷你倉、直播工作室同健身器械showroom並存。最妙係頂樓有間做手工結他嘅作坊,木屑香混住冷氣機滴水聲,新舊韻律意外地和諧。
認真睇過近三年租單,實用呎價浮動好有趣:低層貨倉區約8-10蚊,但面向海景嘅高層單位,有設計公司願意畀到22蚊。同區較新嘅宏基大廈呎租要貴三成,但福和嘅4.5米樓底同3噸貨梯載重,對物流商嚟講更實際。上個月幫客戶搶到個後巷單位,就係睇中佢超闊卸貨台,夠位同時泊兩架密斗貨車。
要留意嘅暗湧藏喺細節:北翼電線槽仲係鋁皮喉管,大功率設備要重新拉線;消防系統升級分分鐘要夾錢。不過夜闌人靜時,企喺停車場望住菱角分明嘅外牆輪廓,會明點解仲有班廠佬死守——呢度嘅實用主義美學,新派工廈根本複製唔到。
北翼7樓𨋢口真係成日滴水!管理處話係冷氣喉老化,夾錢維修報價成80萬,有冇業主群組可以傾點搞?
睇中地廠單位做車房,但驚食環署查油污,有冇同業分享過實戰經驗?
十年前喺12樓車衣,而家行過見變咗狗狗幼稚園,啲汪汪聲代替衣車聲,莫名感動
高層海景單位22蚊呎?我上個月租宏基新裝修都係25蚊,計落福和慳到燈油火蠟
有冇人知頂樓結他工作室開放參觀嗎?想帶學樂器嘅仔去感受手造樂器魅力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