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天在超商用點數換了杯咖啡,店員突然問:「這張會員卡要報稅嗎?」我愣在櫃檯前,熱拿鐵的香氣混著心虛——原來連鎖藥妝店累積三年的點數兌換空氣清淨機,竟成了稅務局的潛在追擊目標。
台灣的點數經濟像隱形金流,從超商滿額贈到信用卡紅利,那些看似免費的贈品,在國稅局眼裡可能是「其他所得」。去年幫親戚處理一張百貨公司禮券補稅單,才驚覺許多人都栽在「以為不用報」的迷思裡。稅務人員曾透露,光是電子票證點數兌換,每年就能追回上千萬稅款。
某連鎖書店VIP曾因用點數換限量鋼筆被追稅NT$8,200,稅務員調出她三年兌換紀錄發現總值破NT$21萬。後來我們用企業提供的成本係數重新計算,最終核定稅額降為NT$3,100。
見過最聰明的做法是某電商平台,把點數兌換頁面設計成「捐贈模式」,消費者點選捐給公益團體,系統自動產生捐贈收據。既節稅又做形象,去年幫他們省下NT$37萬稅款。
下次從皮夾抽出那張磨損的集點卡時,記得它不只是塑膠片——可能是張微型稅單。搞懂這些彎彎繞繞,才不會讓點數快樂變成報稅季惡夢。
用點數換飯店住宿被要求補稅5千多,求問怎麼申訴成本價計算?
香港八達通積分在台灣兌換要報稅嗎?下個月要去迪士尼好焦慮
跪求推薦紀錄點數的APP!我同時有7張會員卡根本記不住何時兌換
企業端想問:如果設定點數到期日未使用就歸零,還需要申報嗎?
去年用LINE點數換咖啡機沒申報,現在補繳會被罰嗎?(抖)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