/
登录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发帖
首页 北美洲华人 加拿大华人 美国168餐馆出售原因分析及投资机会

美国168餐馆出售原因分析及投资机会

2025-8-3 19:01:32 评论(1)

最近在紐約法拉盛茶餐廳聽幾個老夥計聊天,說街角那家開了二十年的168餐館掛牌出售了。老闆陳伯揉著發紅的眼睛說:「兒子在矽谷寫代碼,孫女連筷子都拿不穩囉。」油鍋裡的滋滋聲突然變得很刺耳。這些年美國華人餐飲圈像被推倒的多米諾骨牌,從東岸到西岸,紅底金字的「168」招牌接二連三熄燈。有人說這是中餐的黃昏,我倒覺得油煙散去後,露出的是新舊世界的交接點。


後廚飄出的焦香裡藏著兩代人的鴻溝。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登陸的老移民,很多靠著「炒鍋+現金流」的公式硬生生在異國砸出生路。洛杉磯王記老闆凌晨三點開車去農貿市場砍價的剪影,至今還烙在兒子手機相簿裡。但當第二代握著商學院文憑站在收銀台前,他們看到的不是父輩引以為豪的現金流水,而是Instagram上熊貓快餐的賽博朋克裝潢,是Grubhub上15%的抽成黑洞。紐約大學旁邊那家粵菜館轉手時,三十歲的少東家私下跟我算過賬:「把這棟樓抵押給銀行搞雲廚房,回報率比伺候左宗棠雞高兩倍。」


食材成本才是鈍刀子割肉。去年在芝加哥唐人街,親眼見證海鮮供應商把龍蝦報價單拍在廚房不鏽鋼檯面上:「墨西哥灣暖流又鬧脾氣啦!」那張皺巴巴的單子顯示三年漲了47%,旁邊貼著加州最低工資上調的時間表。更別提疫情期間暴漲三倍的外賣盒——當熊貓快餐用衛星倉儲玩冷鏈物流時,多數家庭式餐館還在和紙箱廠老闆用粵語討價還價。


新戰場在手機螢幕上燃燒。費城有家開了三十五年的北方餃子館,去年聖誕節當天只接到七單堂食,外賣平台卻爆了二百單。老闆女兒把蝦仁水餃拍成ASMR影片發在TikTok,醬油碟邊緣還精心擺了朵蘿蔔雕花。這魔幻場景背後是殘酷的生存法則:當年輕食客用Yelp評分給鍋氣定罪,用Google地圖測算停車難度,那些藏在巷弄裡的老味道就像誤入數位叢林的原始部落。


但廢墟裡總能撿到金塊。西雅圖有群MIT畢業的台灣年輕人,專收老牌餐館改造成「幽靈廚房矩陣」。他們保留「金山樓」的百年招牌當情懷濾鏡,後廚卻被切分成八個料理單元:四川冒菜、台鐵便當、港式燉湯各自在UberEats上開獨立店鋪。更精明的玩家在掃描地產價值——洛杉磯某家停業的168餐館,三個月後變成帶露天座的法式越南融合菜,轉手價翻倍只因佔了街角三角窗。


某天深夜在波士頓唐人街,看見「好運來」的霓虹招牌被起重機緩緩卸下。七十歲的黃老太握著鍋鏟站在路邊,影子被月光拉得很長。她忽然轉頭對我說:「我老頭子在這鏟壞了十九把鐵鍋。」鐵閘落下時揚起的灰塵裡,飄著廣東台山方言的餘音。這些正在消失的油煙味,終將在Z世代的味蕾記憶裡凝結成琥珀。而新掌勺者要破解的,是怎麼用演算法炒出鑊氣的終極命題。



  • 看完鼻子酸酸的,我爸在聖蓋博開餐館三十年,上個月把炒勺傳給我時說「別讓老客人找不到家」,可平台抽成實在扛不住
  • 想問收購老餐館改雲廚房具體怎麼操作?要不要保留原班廚師團隊?
  • 文裡提到的地產增值案例太真實!我們這有家關門的上海菜館,現在變成網紅奶茶店月租翻三倍
  • 年輕人不接班真是死結嗎?我表弟把家裡福州菜館改造成精釀啤酒+小籠包概念店,現在要提前兩週定位
  • 有沒有人研究過熊貓快餐的供應鏈?感覺他們食材成本控制簡直是外星科技
    2025-8-3 20:06:27
  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    楼主
    幽灵炒饭

    关注0

    粉丝0

    帖子735

    最新动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