疫情後的第一個春天,站在建國花市入口竟有些恍惚。雨水打在九重葛上,空氣裡混著泥炭土與海芋的清冽。攤主阿伯認出我,隔著口罩笑出眼尾褶:「兩年冇見,水仙球根幫你留著呢。」這種帶著根鬚溫度的重逢,才是我鏡頭拍不下的花市靈魂。
台北建國花市的魔力在破曉時分最盛。天未亮,貨車卸下沾露的翠菊,花販蹲著修剪玫瑰刺,老經驗的買家打著手電筒檢查蝴蝶蘭根系。記得幫婚禮找花材那回,穿雨鞋的陳姐從冷藏庫搬出進口芍藥:「你看這鐵蛋般的花苞,冷藏車昨夜剛從荷蘭飛來。」她掰開層層花瓣教我辨識新鮮度,花芯密實如綢緞的才是上品。捷運紅線大安森林公園站五號出口,週末清晨六點的濕冷空氣裡藏著花藝師的戰場。
拐進香港花墟道像跌進調色盤潑灑的巷弄。過年時金桔樹纏著紅絲帶擠滿騎樓,南洋花店把雞蛋花串成瀑布垂在鐵閘前。在「永發記」遇見八十歲的英姐,她握著鉤針將滿天星繡進紗網:「後生仔,乾燥花要選枝幹粗的,潮濕天也不會垂頭。」她身後鐵罐裡插著風乾的尤加利葉,七年不褪色的秘訣是用甘油浸泡三天。油麻地站B2出口轉進洗衣街,空氣甜膩得能粘住腳步。
上海虹橋花卉市場的現代感令人吃驚。恆溫玻璃房裡,厄瓜多玫瑰標著電子價牌滾動更新,穿白袍的技術員在組培室嫁接石斛蘭。幫咖啡廳挑盆栽時,留法歸來的老闆掀開蕨類植物保鮮櫃:「這些鐵線蕨呼吸著二氧化碳濃度控制器長大。」他遞來平板電腦展示光照週期APP,根系監測器正把數據傳往雲端。地鐵十號線航中路站1號口出來,會看見老太太推著板車運送三層結婚蛋糕般的花塔。
在東京大田市場見過凌晨競標落槌的驚心動魄,也在曼谷帕克隆花市被茉莉花環淹沒口鼻。但最難忘是雲南斗南花市的夜場,晚八點拍賣鐘響起時,滿載非洲菊的拖拉機突突駛過,穿膠鞋的花農把成捆滿天星甩上肩頭疾走,暗夜裡晃動的光斑像流動的銀河。當你捏著二十元買下三把洋牡丹,老太太突然塞來支沾泥的臘梅:「囡囡頭髮香,配這個好看。」
花市教會我的事,是九重葛在水泥縫裡照樣開出玫紅雲霞,是蝴蝶蘭離了恆溫箱反而生出韌勁。去年在永發記買的乾燥繡球,今春竟從枯枝裡迸出新芽。或許我們都該學學那些被剪下的玫瑰——離了根,照樣在玻璃瓶裡活得轟轟烈烈。
評論:
建國花市批發時段真的要帶手電筒!上次摸黑挑的文心蘭,回家發現莖部有霉斑,凌晨四點殺回去找老闆理論,他倒爽快換了雙倍數量
永發記英姐的乾花秘方超有用!不過甘油浸泡後要陰乾七天,我偷懶用除濕機結果花瓣脆到一碰就碎
虹橋那家智能花店漲價了!去年198的月光芋今年要320,說是換了以色列的灌溉晶片
跪求台北除了建國還有哪能買到日本進口吊鐘?工作室需要枝態妖嬈的那種
在斗南被坑過+1!夜市攤販用紅藥水染白玫瑰當進口厄瓜多,泡水三小時整桶變粉紅湯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