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個月陪客戶在葵涌看廠房,貨梯門打開的瞬間,那股熟悉的機油混著紙皮的味道撲面而來。萬利工業大廈的保安陳伯叼著菸,瞇眼指著B座貨梯:「呢部快啲,成日排長龍㗎。」 牆上貼滿了褪色的招租廣告,電話號碼被撕掉幾個數字,像一張張缺了牙的嘴。工業區的脈搏,就藏在這些細節裡。
講萬利,先要睇透佢個「骨位」。屯門公路貨櫃車日夜咆哮,對物流公司係黃金,對設計工作室就係噩夢。我幫過一間做高精密儀器嘅德資公司睇樓,德國佬一聽到「葵涌」就皺眉:「Vibration?(震動?)」結果測咗三日樓板震幅數據先肯落訂。大廈A座高層向青衣海景單位,景觀開揚,呎租硬係貴過向內園嘅C座兩蚊,但做跨境電商嘅林生寧願慳錢租C座:「我啲伙記對住電腦,睇海景不如睇多兩張單。」
講到價錢,2023年第四季嘅水浸期過咗,業主口風開始軟。上禮拜經紀阿Sam同我呻:「頂層萬二呎大單位,舊年叫緊$14.5/呎,𠵱家$12.8都肯傾。」不過要小心「骨中骨」——有間中型倉儲租咗三期五年約,第三年先發現管理費年年加8%,冷氣仲要夜晚十點後斷供,焗住自己裝分體,計落條數蝕到入肉。真正嘅老手,會撬開假天花睇喉管鏽跡,半夜返去試電壓穩唔穩。
而家最搶手嘅唔係大單位,反而係二千呎左右嘅「劏靚位」。有個90後租咗B座17樓半層,將冷巷位改成透光天井工作室,月租$26,000做高訂珠寶攝影,Instagram相片背景就係貨櫃碼頭吊機,夠晒「工業風」噱頭。佢同我講秘訣:「租工廈要當考古,牆身喉管露得靚就係裝飾,露得核突就係敗筆。」
講到尾,萬利嘅價值喺轉型縫隙度。行過地下停車場,見到有架勞斯萊斯泊喺貨VAN隔籬,車主係租咗全層做AI伺服器嘅科技新貴。佢拍我膊頭話:「呢度電費平過甲級寫字樓四成,冷氣247,數據跑得快過中環白領衝刺去搭船呀。」 摸爬滾打咁多年,我開始明白香港工業大廈嘅魔幻現實——吊機陰影下,有人執紙皮,有人掘金礦。
睇到喉管鏽跡真係好重要!舊年租觀塘工廈中伏,廁所滲水搞到賠咗廿萬裝修,早睇到呢篇就好
想問而家萬利仲有冇$10/呎樓下嘅細單位?我搞小型皮革工作室,預算有限
文中提到嘅電壓問題點測試?我睇中個單位做3D打印,驚跳掣
有冇人知C座7樓全層放租緊幾錢?經紀報$11.5但聽到隔籬話$10.8成交咗
個珠寶攝影師概念正!想知改冷巷會唔會犯消防條例?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