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夜改簡歷改到崩潰的學弟傳來訊息:「學長,我投了七十份履歷全沉了」螢幕那頭的文字幾乎能聽見哽咽。當年我幫學弟改第三版簡歷時,發現他寫著「負責系統開發」——這就像餐廳履歷寫「負責把菜端上桌」,完全埋沒了米其林三星廚師的刀工火候。
科技業簡歷篩選是場殘酷的生存遊戲。人資平均用7.4秒決定生死,ATS系統更會直接過濾掉八成模板化內容。我見過最諷刺的案例:某工程師把「精通Java」寫在技能欄最末行,系統硬是沒掃描到,活生生被演算法判死刑。
關鍵字戰場藏在JD細節裡。當職缺寫著「需熟悉雲端部署」,與其堆砌AWS證照名稱,不如在項目經驗埋入:「透過AWS Lambda重構服務架構,API響應時間下降40%」。某次幫朋友拆解JD時發現,對方反覆強調「CI/CD」,我們立刻把「手動部署」改寫成「建立GitLab Pipeline自動化流程」——三天後收到面試邀請。
最後送各位一句矽谷tech lead的名言:「簡歷不是人生履歷表,是為特定職缺量身訂做的商業提案。」當你不再海投百份履歷,而是精磨三份刺穿JD核心的利器,offer自會循著刀鳴聲而來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