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幾日飲茶,鄰座陳伯突然按住心口冒冷汗,救護車嗚嗚聲劃破午後寧靜。後來才知是心血管塞了九成,緊急做了通波仔手術。這幕讓我想到,許多中年人捧著茶杯談笑風生時,渾然不知血管裡正上演著生死時速。今天不講術語堆砌的醫療指南,就聊聊真實診間裡反覆被問的關鍵問題:當那條生命通道告急,究竟要準備多少銀彈?手術檯上會發生什麼?回家後又如何守護這條得來不易的\這份沉重我太熟悉。香港公院通波仔近乎免費,但非緊急個案輪候動輒數月;轉向私營市場,費用像搭的士跳錶——基礎費用約12-18萬,每多放一個支架加3-5萬,若需複雜導管技術再加碼。那天聽見護士對家屬輕嘆:\術後頭三個月是血管內皮的癒合黃金期,菸酒、油膩、劇烈運動都是隱形炸彈。每日服用雙抗血小板藥物(俗稱\他設計的\333法則\很實在:術後首月每天散步三次,每次三分鐘,分三時段進行。第二月進階到每日三十分鐘分段走,第三月才談得上真正運動。記得監測運動時的心率,切勿超過(170-年齡)的數值,當胸口出現壓迫感即是身體亮黃燈。
上月在街市遇見陳伯推著購物車挑番茄,紅潤臉龐與當日茶樓判若兩人。\現在行山追得上孫仔啦!\他拍著胸口笑說,那下面埋著價值十八萬的支架。我忽然想起心臟科診間掛著的字畫——\支架修補血管,自律修補人生\。這筆費用從來不只是醫療帳單,更是給未來人生的押金。當你咬下那口避過肥肉的清蒸魚,當你晨運時感受心跳平穩鼓動,便明白這份投資如何日復一日生出利息。
私家醫院報價單寫\支架費另計\,究竟一支要幾錢?國產支架係咪真係平好多?
做完手術三個月,成日覺得胸口有異物感,係心理作用定係支架有問題?
醫生開嘅抗凝血藥搞到成日流鼻血,可唔可以自己減藥量?
裝咗支架仲可唔可以做重力訓練?驚扯到條血管
阿爸做完通波仔成日話冇力,但檢查話血管通暢,會唔會係抑鬱?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