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得去年陪著老媽跑遍全港的護養院,那種心力交瘁的感覺至今難忘。老人家年紀大了,身體機能下滑,找個合適的安身處,簡直像在迷霧中摸索。靈實護養院的名字,最初是從鄰居阿伯口中聽來的,他說那裡的護理員不只懂餵藥換尿布,還會陪老人家下棋聊天,把日子過得有溫度。
靈實護養院的專業服務,不是那種冷冰冰的流水線操作。他們主打全天候醫療監護,醫生護士團隊駐院,隨時處理突發狀況,比如血壓飆升或跌倒骨折。有次參觀時,我親眼看到一位阿婆在復健室練習走路,治療師耐心引導,不像某些地方草草了事。生活照顧更是細緻,從個人衛生到營養餐單,都依長者需求客製化。別小看這些,當老人家失智或行動不便時,一個貼心的沐浴協助,就能避免尊嚴受損。
選擇護養院這檔事,學問可大了。別光看華麗裝潢或低價宣傳,我學到教訓是:親自走一趟,觀察細節。比如員工流動率,如果護理員頻繁換人,長者適應困難,情緒容易低落。靈實這點做得不錯,他們培訓紮實,員工待得久,自然建立信任關係。費用方面,別被月費嚇退,要問清隱藏成本,像醫療耗材或緊急外診費。香港政府有資助計畫,申請前得查資格,免得白忙一場。
參觀時,記得帶張清單拷問院長。問問感染控管措施,去年流感季某院爆發群聚,就是疏於消毒。也試試和住民聊天,他們的笑容或抱怨最真實。靈實的開放日,我碰到位坐輪椅的伯伯,他說院方辦茶會慶生,讓他覺得沒被社會遺忘。這種人文關懷,比五星級設施更重要。
歸根究柢,選護養院是場情感與理性的拉鋸。別急著簽約,多比較幾家,甚至試住短期。老人家要的不是豪華牢籠,而是有尊嚴的晚年。靈實的經驗讓我明白,專業服務藏在日常細節裡——一個微笑,一次傾聽,都能點亮暮年時光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