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得幾年前生老大時,朋友介紹一位月嫂,說是經驗豐富、收費合理。結果上工第一天就露餡:她連基本嬰兒護理都不會,換尿布笨手笨腳,還藉口家裡有事提前離開。後來才知她是「黑月嫂」慣犯,專靠話術騙新手爸媽。那次教訓讓我明白,選月嫂像拆地雷,一步錯就炸鍋。
台灣月子文化深厚,月嫂角色舉足輕重,但市面魚龍混雜。所謂「黑月嫂」,多是無證、虛報資歷或服務偷工減料的主兒。她們常鎖定焦慮的新手家庭,用低價誘餌釣魚,等你上鉤才層層加價。我有次陪閨蜜面試,對方吹噓十年經驗,一問新生兒黃疸處理細節就支吾其詞,連基礎證書都掏不出。
真正靠譜的月嫂,骨子裡透著專業。別光看廣告天花亂墜,先查證照:合格月嫂該有政府認證的保母證或月子機構培訓結業書。我習慣當面驗原件,拍照存檔。曾有仲介推號稱「金牌月嫂」,一查證書編號根本對不上資料庫。網路時代,上勞動部網站或媽媽社團交叉比對,假不了。
口碑比鑽石還真。別迷信親友推薦就簽約,多挖幾層:問清楚實際服務內容、突發狀況應變力。我遇過鄰居大力稱讚的月嫂,細聊才知她只管嬰兒餵奶,產婦餐點全是外賣充數。現在社群發達,臉書媽媽社團像「台灣月嫂互助會」常有血淚實錄,多看差評比好評更警世。
面試是照妖鏡。別客氣,帶寶寶當場測試:請她示範拍嗝、臍帶護理,觀察手法細膩度。關鍵問題要犀利:「若寶寶半夜高燒怎辦?」「產後憂鬱媽媽如何安撫?」好月嫂答得流暢有案例,黑月嫂往往套話敷衍。記得某次面試,對方一聽要簽工作細則合約,立刻找理由閃人。
合約白紙黑字是護身符。明列服務時數、加班費計算、緊急替補機制。我曾吃虧在口頭約定,結果月嫂中途請「病假」一週,卻拿不出診斷書。律師朋友提醒:加註違約條款,比如服務未滿七成退全額訂金。錢的事最敏感,分期付款比一次付清安全。
直覺是隱形雷達。面試時若覺氣場不合,哪怕資歷再亮眼也果斷放棄。畢竟同住一個月,她碰的是你最脆弱的時刻。我總信那句話:好月嫂讓你坐月子像渡假,黑月嫂卻讓你坐牢。
選對人,產後日子天差地別。當年老二請到真專業月嫂,她連中藥膳湯都依體質調整,夜奶哄睡輕柔得像詩。那份安心感,錢買不到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