剛落地多倫多那會兒,站在銀行櫃檯前比劃手勢辦卡的窘迫還歷歷在目。現在幫新移民朋友處理信用卡申請時,總想起當年自己抓著翻譯軟件滿頭大汗的樣子。BMO這張藍色小卡片,確實是加拿大生活的重要起點。
申請前別急著填表,先摸清自己的信用評分。加拿大用的是Beacon分數,新移民初始分通常650左右。有個冷門技巧:去BMO開儲蓄賬戶時存5000加幣定存,客戶經理往往願意手動加急審批。我幫表弟試過,三天就收到卡,比常規兩週快得多。
中文申請表最坑的是收入換算欄。國內年薪別直接填數字,記得按1:5換算加幣。有個朋友填了30萬人民幣年薪,系統誤判成30萬加幣(約160萬人民幣),反而觸發了人工審核延誤。附上國內工資單時,用螢光筆標註貨幣單位最穩妥。
推薦選Cashback世界精英卡當首卡,開卡禮25000積分能換$250超市券。但切記避開機場櫃檯推銷——他們常漏講年費減免政策。去年在皮爾遜機場,我親眼見著留學生被收了$120年費,其實學生賬戶綁定就能免掉。
信用額度提升有門道。每三個月準時還款後,週一早晨九點打中文客服熱線申請提額成功率最高。銀行系統剛重啟,客服權限最大。上個月用這招把額度從$2000提到$8000,順便要到了免年費的PP卡,出差進貴賓室能省不少錢。
收到卡後別急著刷爆,先設定支付類別提醒。BMO的加油返現4%很划算,但僅限週四週五。有次我週二加滿油才發現只算基礎1%,白白損失二十多刀。現在手機設了每週三重複提醒:\明天加油!\
真正省錢的玩法在隱藏福利。用BMO卡買機票自動帶旅行醫療險,比單買省$150/年。更驚喜的是去年搬家,用信用卡租U-Haul卡車竟然激活了租車碰撞險,省下$89附加費。這些細則在中文說明書第27頁,字小得像螞蟻,得多留心。
求問國內房貸流水需要公證嗎?我工資走現金流怕過不了審核
學生黨剛拿到PR卡,信用記錄空白直接申請會被拒嗎?
第四段提的PP卡是Priority Pass嗎?怎麼操作能免年費啊
坐標溫哥華,分行經理說必須買GIC才給辦卡,這合理嗎?
返現被少算了$15.8,中文客服打三次都沒解決,有更快渠道嗎?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