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昨天在超市結賬時突然想起忘了繳房屋保險,急忙用手機撥BMO電話銀行,結果連輸三次密碼都錯誤。聽著機械音冷冰冰的「無效密碼」,後排隊伍的嘆氣聲讓我耳根發燙。回家翻箱倒櫃找出開戶文件,才發現自己把網銀密碼和電話密碼搞混了十年。這種痛,在加拿大生活過的華人大概都懂。
電話銀行密碼(Telephone Banking Password)和網銀登錄密碼根本是兩套系統。它通常要求4到6位純數字,像把老式轉盤鎖。當年開戶時客戶經理用原子筆在便條紙上草草寫下初始碼,那張紙可能早就和IKEA組裝說明書一起消失在某個抽屜黑洞裡。
重置密碼根本不用衝分行,電話裡五分鐘就能搞定。先撥打1-800-363-9992(加國境內專線),當語音問「請輸入卡號或說出卡號」時,直接對著手機念16位卡號,記得用英文一個字一個字拼:「five five three nine」。接著它會要求輸入失效的舊密碼——這時什麼都別按,沉默三秒,系統自動轉接真人客服。
關鍵來了:客服會用「記憶點驗證」代替安全問題。上次我遇到位叫Sophie的女士,她問:「您最近兩筆e-Transfer收款人名字的首字母?」「去年聖誕節前在哪家商場刷過實體卡?」這些細節比母親婚前姓氏更難被盜用。驗證通過後,她會要求我即時設定新密碼,重點提示必須含重複數字組合(例如2233或4554),純順序遞減(8765)或生日都會被系統攔截。
萬一連卡號都記不清?帶上駕照和健康卡衝分行吧。上個月陪鄰居王太太去密西沙加分行,櫃員居然從抽屜拿出台復古掌上型密碼鍵盤。輸入新密碼時得用身體擋住屏幕,活像特務接頭。更絕的是重置完要當場測試:櫃員直接撥通電話銀行公放,逼你在眾目睽睽下輸入新密碼,尷尬得能摳出三室一廳。
分享個冷知識:BMO系統其實認得廣東話數字發音。有次我故意用粵語念「五」(ng5)和「二」(ji6),語音系統精準識別。但別試普通話「四」,它永遠聽成「十」。要是重置後仍登入失敗,八成是手速問題——輸完密碼後必須立刻按#鍵結尾,猶豫超過兩秒就失效。
最後的血淚教訓:別在手機備忘錄寫密碼。去年我寫著「BMO電話-女兒生日×2」,結果被八歲孩子玩iPad時看見,轉頭就用我密碼訂了$200的Roblox點卡。現在都記在結婚證書內頁,畢竟那本子藏在保險箱裡,連我自己都懶得翻。
在國內能打國際長途重置嗎?我媽的卡快過期了不敢亂試
語音識別超雷!念卡號時吸塵器在響 結果被鎖24小時
分行當場測試密碼真的社死 後面排隊大叔還笑出聲
求問健康卡過期了帶護照+駕照可以嗎?
原來重複數字是強制要求!難怪我設123456失敗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