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得2018年剛到多倫多時,第一次拿到本地公司的offer,HR問我要不要設direct deposit,我脫口而出:「蛤?什麼存款要direct?」旁邊的台灣同事笑到差點打翻Tim Hortons。五年過去,現在幫新移民朋友設定direct deposit已成家常便飯,才發現這東西看似簡單,卻藏著好多魔鬼細節。
所謂direct deposit,中文叫「直接存款」或「薪資轉帳」,說白了就是讓錢自己長腳跑進你戶頭。想像一下:發薪日當天凌晨3點,手機「叮」一聲,銀行app跳出通知,薪水已經穩穩躺進帳戶。不用頂著風雪去兌支票,不怕郵寄延誤,更不會發生我同事阿強那種慘劇——有次發薪日暴雨,他的紙本支票在社區信箱泡成紙糊,最後得求財務部重開,足足多等兩週。
在加拿大生活,沒設direct deposit簡直自找麻煩。除了薪水,政府發的GST/HST退稅、兒童福利金(CCB),甚至CERB疫情補助,全都靠這條隱形金流管道。我見過有人堅持收紙本支票,結果每年光是跑銀行兌現就浪費十幾個小時,更別提手滑弄丟支票的焦慮感。
設定步驟其實比煮泡麵還簡單,關鍵在避開三個地雷區:
上個月幫房東太太設定時發現新趨勢:RBC皇家銀行推出「預填表單」功能,系統自動生成加密連結,雇主點開直接獲取銀行資料,完全跳過紙本流程。科技進化讓設定時間從兩週縮短到48小時,但老人家還是偏愛印出表格親手交給會計,這種安全感倒也挺可愛。
下次看到pay stub上印著「Direct Deposit」字樣,不妨多瞄兩眼帳號末四碼。去年我公司系統出錯,薪水誤入離職同事帳戶,就因對方沒核對尾碼,三個月後才驚覺多筆來路不明的錢,退還手續搞到雙方人仰馬翻。你的錢,終究得自己盯著。
看完立刻檢查我的transit number,結果發現這五年都給錯!難怪每次退稅都慢別人半拍
請問學生打工簽用哪家銀行設定direct deposit最方便?聽說CIBC要收月費?
上週按文內步驟設定,結果公司說我的void cheque印著「not valid for direct deposit」快瘋了
在台灣遠距為加拿大公司工作,direct deposit會被扣跨境手續費嗎?
分享血淚史:以為設好direct deposit就把支票撕了,結果根本沒生效,當月喝西北風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