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天下著細雨,我坐在溫哥華的咖啡館裡翻著財經雜誌,鄰座兩位年輕華人指著手機螢幕激動地討論:「這支ETF今年漲了23%!」語氣裡夾雜著興奮與困惑。我忽然想起十五年前剛移民時,面對滿屏英文縮寫的無措——那時若有人把ETF拆開揉碎講透,該少走多少彎路。
ETF全名「交易所交易基金」,本質是把一籃子股票打包成超市禮盒。但別被溫和包裝騙了,2015年A股熔斷那周,我親眼見證槓桿ETF單日暴跌32%,盒子裡裝的可能是蜜糖也可能是炸藥。
新手常犯的致命錯誤,是把ETF當股票炒。去年有位多倫多陪讀媽媽,看到黃金ETF漲勢兇猛,押上孩子教育基金追漲,結果美聯儲加息時金價閃崩,帳面瞬間蒸發40%。ETF不是賭具,它是時間的朋友,需要像熬廣東老火湯般耐心。
當你發現財經網紅猛推某主題ETF,要當心了。2021年潔淨能源ETF瘋漲時,我同事追高買入ProShares太陽能基金(SUN),三個月後政策轉向,淨值腰斬至今未回本。華爾街最擅長把趨勢做成華麗陷阱。
我的加拿大退休帳戶裡,VXC(全球除加拿大指數)佔了四成。為什麼捨棄本土情懷?過去十年數據說話:加股指數年化回報5.2%,全球指數是7.8%。在雪地裡生活夠苦了,別讓投資也凍在楓葉國。
最近用零股功能建倉半導體ETF(SOXX)很有意思。不用等攢夠整股錢,每月咖啡預算就能買0.1股,像存撲滿般攢起未來晶片。特別適合剛工作的留學生,三百加幣就能當台積電股東。
凌晨三點被美股波動驚醒的日子我經歷過。現在只設定每季第三個週五檢查持倉,其餘時間刪除交易APP。真正的財富自由,是從盯盤焦慮中解脫的自由。
記住咖啡定理:當星巴克拿鐵漲到7加幣時,把每日咖啡錢定投進VOO(標普500指數基金),三十年後那杯延遲滿足的咖啡,會回饋你整個咖啡莊園。
雪球效應實測 避開偽裝地雷 #時間複利魔法
求問加拿大稅務居民買美股ETF的預扣稅怎麼處理?被扣30%好心疼
看完立刻檢查持倉,發現能源ETF內扣費居然0.75%!果斷換成低費率產品
作者提到零股策略太及時了,剛畢業年薪五萬加幣終於找到適合的投資方式
能不能詳細說說槓桿ETF?朋友說三倍做多納指半年賺翻倍,但不敢碰
深有同感!三年前買了AI主題ETF虧損離場,現在老老實實定投全球指數☕️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