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夜開著檯燈趕工,窗外飄著多倫多典型的冰雨。螢幕上跳動的座標點像散落的星子——這是我第三次幫約克區交通局優化公車路線覆蓋率分析。GIS數據計算從來不是點兩下滑鼠就能解決的事,尤其當你面對加拿大動輒TB級的地理資料庫時。
記得剛入行那年,我拿著課堂教的理論直接對接阿爾伯塔省的油田管線數據,結果緩衝區分析跑出詭異的鋸齒狀圖層。導師敲著螢幕笑說:\孩子,加拿大凍土帶的投影轉換會吃座標,像楓糖漿吃掉鬆餅那樣徹底。\

凌晨三點存檔最終的geodatabase時,瞥見窗玻璃映著的自己。那些與投影座標搏鬥的日夜,終究凝結成Map Layout裡優雅的等值線。GIS是門手藝,在加拿大這片拼圖般的大地上尤其如此——我們計算的從來不是冷冰冰的經緯度,而是人與土地對話的語言。
求問樓主!如果預算有限買不起ArcGIS,用QGIS處理加拿大氣象局網格數據要注意什麼?
看到凍土帶座標那段猛點頭!上次分析黃刀鎮永凍層厚度,UTM帶轉換錯1度結果整個廢棄礦區標錯位置
跪求詳細時空立方體操作教程!我的海洋漂流浮標數據總是無法對齊時間軸
好奇混合原住民知識的GWR模型具體怎麼建?屬性表要怎麼設計文化地理欄位?
樓主提到Tim Hortons雙份濃縮太真實了 上次算卡加利城市擴張模型灌了四杯拿鐵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