午休時陪Jenny去銀行開戶,櫃檯職員遞來厚厚一疊文件時,她倒抽一口氣:「買房儲蓄還要搞這麼複雜?」我接過文件指著FHSA三個字母笑出來:「這可是政府送你的隱形頭期款啊。」去年用FHSA抵掉$8000稅款時,連我的老會計都驚呼這政策甜得過分。
FHSA的精髓藏在兩個時間差裡:存錢當下直接從應稅收入扣除,五年後取款買房卻完全免稅。簡單說,你存$8000,CRA就先退你$2000+(按稅階不同);等這筆錢滾到$10000拿去付頭期,政府連本帶利都不再課稅。相較RRSP取出要計稅,TFSA用稅後收入存,FHSA根本是夾心餅乾裡最甜的奶油層。
但魔鬼總在周年紀念日。去年三月開戶的張太,今年一月急著存滿$8000,卻發現額度被吃掉$2000。原來FHSA的年度額度從開戶當月重置,她提前存的$2000佔用了首年額度。更隱蔽的陷阱是補繳規則:若今年只存$5000,明年額度不會自動變成$11000,永遠錯失$3000空間。
上週幫客戶做壓力測試時發現驚人槓桿。假設兩人年收各$7萬,開聯名FHSA五年存滿$8萬,實際成本僅$5萬出頭(稅務減免+投資收益)。這筆錢在大多區可能只夠車位,但若是溫莎或卡加利,配合首次購房計劃,能撬動$40萬公寓的頭期。不過切記:賬戶存活超過15年未購房,必須轉入RRSP或課稅取出。
最讓我拍案叫絕的是FHSA的「金蟬脫殼術」。當你和配偶各自開戶,賣房時若一方收入暴增,高稅階者可先取用自己FHSA的免稅額,低稅階者賬戶轉入其RRSP延後課稅。這招在雙薪家庭職涯變動期,能省下數萬加幣稅金。
在Scotia Bank辦事處親見殘酷案例:王先生FHSA投資組合含30%美國分紅股,取款時被預扣15%withholding tax。儘管可透過foreign tax credit抵免,但流程繁瑣耗時三個月。若全數持有加拿大REITs或ETF,資金到賬當天就能付訂金。
握著Jenny剛開好的FHSA賬戶確認書,我指著Section 4條款提醒她:若購房前臨時失業動用存款,不僅退還稅務優惠,還可能產生罰息。這筆錢最好鎖定GIC階梯或低波動基金,畢竟頭期款經不起半點閃失。
求問FHSA能買加密貨幣嗎?看到Questrade允許買BTC ETF有點心動
海外買家禁令下持工簽開FHSA,轉永居後取款會不會被追稅?
血淚教訓!去年FHSA投資虧了15%,抵稅額還是按存款額計算嗎?
父母贈予資金存入FHSA,需要填寫什麼特殊表格嗎?
緊急!FHSA轉入RRSP的deadline是購房交割日還是offer日?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