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為一個在加拿大定居超過十年的華人,我對理財這條路走過不少彎路。記得剛移民時,把辛苦攢下的錢隨便存進活期賬戶,結果通脹一來,購買力像蒸發的水分一樣消失。後來學乖了,開始研究定期存款,尤其是RBC(加拿大皇家銀行)的選項。最近幫家人查詢最新利率,發現市場變化真快,今天就想聊聊這些經驗,或許能幫你避開我當年的坑。
定期存款,簡單說就是你把錢鎖定一段時間換取固定利息。RBC的產品叫GIC(擔保投資證書),風險低,適合保守投資者。但利率不是一成不變,它受央行政策影響。上個月加拿大央行維持基準利率在5%,這讓存款利率跟著穩在高位。我上週登入RBC網上銀行查詢,發現短期GIC利率比年初漲了0.5%左右。舉個例,90天期現在約1.8%,180天期2.0%,一年期2.5%,兩年期2.8%。這些是稅前數字,實際到手會少些,因為利息收入要報入年度稅單。查詢方法很直觀:登入RBC官網或App,點進“投資”選項,就能看到實時更新的利率表。記得選對存款金額門檻,$5,000加元起跳的利率通常比小額高。
如果你追求更高回報,別只盯RBC。加拿大銀行業競爭激烈,常有促銷戰。我比較過幾家:TD銀行的特別GIC促銷有時衝到3.5%(限新客戶),Scotiabank的階梯式GIC能隨時間加碼利率。但高息往往伴隨條件,比如鎖定期長或最低存款額高。我的建議是,先評估自身風險承受力。年輕人可能適合混合投資,像配點股票基金;退休族則該優先保本。另一個深度點子:利用TFSA(免稅儲蓄賬戶)存GIC,利息完全免稅,上限每年$6,500加元。這招幫我省下不少稅金,尤其在高息環境下。
經濟趨勢上,加拿大通脹雖緩和但仍在3%以上,央行暗示可能再加息。這意味著存款利率短期內不會大跌,現在鎖定定期存款算好時機。但別忘了流動性風險:錢一鎖就動不了,急用時得罰款。我習慣分散策略,把資金分幾份:一部分存RBC的短期GIC應急,另一份轉去高息儲蓄賬戶如EQ Bank(當前利率3.0%),再留點現金防意外。理財不是賭博,是平衡藝術。
最後,分享一個實戰故事。去年我幫老媽轉移$20,000加元到RBC兩年期GIC,利率2.8%,預計稅後收益近$500加元。她笑說比放床底下強多了。關鍵是多比較、勤查詢,銀行不會主動告訴你最佳方案。希望這些心得點亮你的理財路,歡迎在下面聊聊你的經驗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