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得剛移民加拿大那會兒,第一次聽到RRSP這個詞,還以為是某種新潮的咖啡品牌。後來才發現,這是關乎退休生活的關鍵拼圖,搞懂了它,才算真正扎根在這片楓葉國度。
RRSP全名是Registered Retirement Savings Plan,中文叫註冊退休儲蓄計劃。簡單說,它就是加拿大政府鼓勵你為退休存錢的工具。但別小看它,背後的機制像一盤精妙的棋局——你每年把收入的一部分存進去,政府就給你減稅優惠,這筆錢在帳戶裡投資增長時,完全免稅,直到退休後取用才課稅。
為什麼要搞RRSP?加拿大的退休體系像三層蛋糕:第一層是政府養老金(CPP),第二層是公司退休金,第三層就是RRSP這種個人儲蓄。如果你像我一樣,是自雇或小企業主,RRSP就成了救命稻草。我記得2015年收入暴增時,靠RRSP省下近萬加幣稅款,那感覺比中了彩票還踏實。
開設RRSP超簡單,找銀行或投資平台線上申請就行,十分鐘搞定。關鍵是「供款限額」,每年能存多少取決於你前一年的收入,通常是收入的18%,上限約三萬加幣。不過有個陷阱:未用的限額能累積,我有朋友移民頭幾年沒存,後來發現損失了十幾萬的免稅增長空間,悔得直跺腳。
投資選項五花八門,從保守的定存到激進的股票基金都能放。我的經驗?別全押寶在高風險產品,像2020年股災時,我RRSP裡的科技股暴跌30%,幸好事先分散了債券部位。切記,RRSP不是儲蓄罐,是長期戰場——早十年開始,複利效果能讓退休金翻倍。
取錢的規矩要小心:退休前提取會被扣重稅加罰款,除非買房或進修等特例。更別和TFSA(免稅儲蓄賬戶)搞混:TFSA靈活但無減稅,RRSP減稅但鎖死資金。我常開玩笑,RRSP像婚姻——投入時甜蜜(減稅),分手時痛苦(早提款)。
最後真心話:RRSP不是萬靈丹,通膨或政策變動都可能侵蝕價值。但作為在加國打拼二十年的華人,我敢說,忽視它等於賭上晚年。找個理財顧問聊聊吧,畢竟退休這條路,寧可早備傘,莫待雨淋頭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