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早在多倫多Jimmy\EURO。重點在第三欄的IBAN Equivalent Number,這串由TD代碼+你帳號+國家代碼組成的27位字符,就是你的救命符。
上週幫溫哥華做傢俱出口的朋友辦這事,櫃員突然問:「收款人名稱用英文還是中文拼音?」我差點被星冰樂嗆到。這細節太致命!必須和公司註冊文件或護照完全一致。朋友去年因寫了簡稱\Ltd.\,€2萬歐元卡在法蘭克福三週,每天€15滯留金扣得心滴血。
拿到那張印著BBAN/IBAN資訊的確認單別急著走。立刻用手機拍下,同時要求櫃員蓋分行鋼印。去年大雪天我弄濕紙本,重辦時發現系統裡IBAN狀態顯示「待激活」,又耗兩天。現在這張皺巴巴的單子還貼在我居家辦公牆上,每次視訊會議都有歐洲客戶問是不是什麼神秘符咒。
真正魔幻的在第一次收款。當你看到€3,000匯款被拆成€2,985入帳時別慌張。TD會收€15跨境中轉費,這還不算最狠——義大利客戶那邊可能再扒層皮。有次收米蘭畫廊版權費,€500最終到手€465.5。後來學乖了,報價直接多加5%當「IBAN稅」。
深夜趕設計案時常盯著IBAN碼發呆。這串數字像時空隧道,把阿爾卑斯山腳的鐘錶零件費轉成我女兒的芭蕾舞課學費。只是隧道裡佈滿隱形關卡:超過€10萬要提前報備,西班牙匯款愛用IBAN+CLABE混合格式,希臘銀行對第9位校驗碼有謎之執著
最近發現IBAN還能當信用背書。上月在柏林談合作,出示TD的IBAN確認單時對方眼神立刻變了。「你們有歐元直通渠道啊」他邊說邊劃掉合約裡的信用證條款。突然理解為什麼老移民總說:在加拿大混國際圈,錢包裡可以沒現金,但不能沒IBAN。
突然想到件荒謬事。有回流朋友把TD的IBAN當普通帳號印在名片上,結果荷蘭客戶誤存了€8萬進他免稅儲蓄帳戶(TFSA),超額罰金算到哭。你看,這串字符用對了是金鑰匙,用砸了是財務炸彈啊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