落地多倫多第一週,頂著時差衝去TD開戶的狼狽還歷歷在目。櫃檯小哥微笑遞上文件時,我完全沒意識到選錯戶口類型會讓每個月$16.95的月費默默吸血⋯ 五年後幫超過三十個留學生、新移民避開開戶雷區,這些血淚教訓不寫出來實在可惜。
TD的「All-Inclusive Banking Plan」聽起來豪華,每月$29.95的月費嚇退不少人。但若你仔細算:免年費的Visa Infinite信用卡(通常年費$139)、免手續費的全球ATM取現、連保險箱都包了——只要你戶口保持$5000加幣最低結餘,等於白賺這些服務。我的鑽石卡在義大利被盜刷,TD兩小時內凍結並賠付全額,這種安全感不是$29.95能衡量的。
學生黨別被「Student Account」名字騙了。它確實免月費,但只限四年,畢業自動轉普通戶口。更坑的是跨行ATM取款每次$3.5!我表妹在溫哥華讀設計,深夜趕稿時只能去便利店ATM,兩年下來被扣的錢夠買一台繪圖板。後來我教她改用「Every Day Savings Account」:無月費、每月五次免費跨行取款,電子轉帳即時到賬,搭配免費的Cash Back Visa信用卡,省錢組合拳。
現在開戶拿$300獎勵確實誘人,但魔鬼藏在「Direct Deposit」裡。TD要求連續三個月工資/政府補助金入帳,且每次不能低於$100。認識的張阿姨用養老金設定自動轉帳,結果第三個月因系統延遲差兩天,$300直接飛走。建議設定提醒日曆,並在轉帳備註欄寫「Payroll」提高系統辨識度。
分行選擇有玄機。唐人街分行櫃員常忙到崩潰,密西沙加Heritage Hills分行週三下午人最少。更關鍵的是:要求「Relationship Manager」而非普通櫃員幫你開戶。他們有權限豁免文件(比如地址證明不齊時),還能手動調整信用額度。我幫客戶陳先生約到華裔經理Linda,用香港匯豐的信用紀錄加辦到$8000額度信用卡,比普通通道高出三倍。
別小看那本免費支票!當你付房租押金時,私人支票比銀行本票省$9.5手續費。TD首次開戶送50張,記得主動開口要「設計款」——加拿大國家公園系列支票美到捨不得用。另外設定「Overdraft Protection」連結儲蓄戶口,避免咖啡刷不過卡的社死瞬間(別問我怎麼知道的)。
最近TD網銀隱藏功能「MySpend」超實用。自動把星巴克、Tim Hortons消費歸類,每月生成拿鐵因子報告。上個月發現自己在Double Double花了$87,立刻設定每週$10消費限制。這些細節才是加拿大銀行服務的靈魂啊。
看完立刻預約了分行經理!但想問如果拿旅遊簽證開戶,是不是真的會被拒?聽說要提供學簽或工簽才行?
每個月被扣$16.95月費整整兩年看到這篇差點哭出來,馬上轉Every Day Savings Account還來得及嗎?
求問兒童賬戶細節!TD那個Youth Account到18歲自動轉換會不會有坑?想給女兒開教育儲蓄用
Direct Deposit設定後在網銀哪裡查進度?我上個月工資已入賬但優惠活動頁面還是顯示0/3
在TD有房貸的話開All-Inclusive Plan,經理說能免月費是真的嗎?櫃檯人員又說不行好混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