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我是住在溫哥華的華人移民,來加拿大快二十年了。今天想和大家聊聊人壽保險退保的事,因為前陣子我自己處理了一份保單的退保,過程有點曲折,但也學到不少東西。希望這篇分享能幫到有類似困惑的朋友。
記得剛移民時,我和太太買了份終身壽險,想著給孩子留個保障。但生活變動大,去年家裡經濟吃緊,我們開始考慮退保拿回點錢。結果發現,退保不是簡單按個鈕就能搞定的事。人壽保險能不能拿回錢?答案是:看情況。終身壽險通常有現金價值,退保時可能拿回部分錢;定期壽險就沒這福利了,退保只會損失保費。
現金價值是什麼?簡單說,就是你付的保費中,一部分被保險公司拿去投資或儲蓄,累積起來的錢。我那份終身險保了十年,總共付了快三萬加幣保費。退保前,我查了保單明細,發現現金價值只有兩萬出頭。為什麼差這麼多?因為保險公司扣了管理費、佣金,還受市場波動影響。如果保單才買一兩年,退保幾乎拿不回什麼錢,甚至虧本。
退保操作上,步驟挺瑣碎的。我先打電話給保險公司客服,確認保單狀態。他們要求填一份退保申請表,還得附上身分證明和保單正本。表格裡要寫清楚退保原因,我寫了經濟困難。然後郵寄到總部,等審核。整個過程花了三個禮拜,中間還被要求補件。最後,錢直接轉到我的銀行戶頭,但扣了手續費約5%。如果急著用錢,記得提前規劃,別指望馬上到帳。
返還金額怎麼算?這是最讓人頭痛的部分。保險公司用一套複雜公式,包括保費支付時間、保單類型、和投資表現。以我的例子,保了十年,保單設計是分紅型,所以返還金額基於累積紅利和現金價值。他們給了一份明細:總保費付了$28,500,現金價值$21,000,扣除費用後實拿$19,950。聽起來虧了,但比起其他案例,算幸運了。朋友買的保單因為早期退保,只拿回30%。
退保有風險,我親身感受過。退保後,保障立刻消失,萬一意外發生,家人就沒了依靠。而且,返還金額常低於預期,因為通膨和費用侵蝕了價值。如果經濟允許,我建議別輕易退保。先找理財顧問評估,看能不能用保單貸款或部分取款代替。退保是最後選項。
總之,人壽保險退保不是免費午餐,得權衡利弊。每份保單都不同,關鍵是仔細讀合約條款。在加拿大,保險法規嚴格,消費者權益有保障,但還是得自己多研究。希望我的經驗能讓大家少走彎路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