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天幫溫哥華新移民的表弟開TFSA帳戶,順手查了CRA網站才發現自己漏存了2019年的額度。在加拿大這些年,和稅務局打交道的血淚史都能出本書了。今天這篇乾貨,專治各種免稅帳戶的疑難雜症。
很多人以為TFSA只是個普通儲蓄帳戶,其實它根本是隻會下金蛋的鵝。去年我用TFSA買了能源股分紅再投資,複利滾了五年,帳面增值比RRSP還猛。關鍵在於你往裡塞什麼——政府可沒規定只能放GIC,股票、ETF、REITs都能裝,但槓桿產品會觸紅線。
上個月幫客戶做稅務規劃時發現個典型案例:張太太把RRSP額度全用在年薪4萬那年,退稅才拿回$1600。要是留到升職後年薪$9萬再存,同樣$7000額度能省$2800稅。記住這條鐵律:RRSP是收入越高時存越划算,TFSA則是越早存越有利。
看到這裡你可能要拍大腿——那兩邊都存不就得了?且慢!去年王先生把TFSA額度買美股賺了3萬刀,興奮地轉進RRSP想抵稅。結果被稅局追著補稅,因為跨帳戶轉移視同提款+存款,直接爆了年度額度。資金要在帳戶間跳轉,得先回普通帳戶躺30天。
最狠的殺招其實藏在遺產規劃裡。李老先生把TFSA指定孫子為受益人,自己走後帳戶增值免稅傳給第三代。比起把投資帳戶現金繼承再重買股票,省了資本利得稅這頭吞金獸。不過要當心各省遺產認證費,安省超過5萬就得交1.5%
最近幫客戶整理的省稅組合拳:四月從RRSP取$35000付首付(HBP計劃),九月領完產假用EI收入供TFSA,年底用退稅補RRSP。這套操作硬是從稅局嘴裡搶回$6200,夠給新生兒買半年奶粉了。
最後提醒跨境通勤族:在美國有綠卡還狂買TFSA分紅股的,小心被IRS當肥羊。去年有西雅圖上班的溫哥華人,被追繳TFSA內美股分紅的30%預扣稅。這種情況老實買RRSP更安全——美加稅務協定罩著呢。
求問2015年登陸的新移民,TFSA累積額度到底怎麼算?CRA網站顯示$41,000,理財顧問說$34,000
持有工簽還沒PR可以開TFSA嗎?去年打工收入$28000會被罰款嗎
緊急!昨天誤操作把TFSA裡的科技股轉到現金帳戶,要立刻轉回去還是等明年?
文中的HBP取款案例,如果夫妻雙方都取$35000付同一套房首付可行嗎
在TFSA買美國ETF收15%股息稅,這個能申請退稅嗎?
|